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语文>> 高二>> 备课资料

备课资料

炎德、英才大联考高三考试卷(五)优秀作文点评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08年01月22日

炎德、英才大联考高三考试卷(五)优秀作文点评

广高04030404月考5作文点评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某公司决定用“猎兔”的方式,从三个应聘者中选出一个部门经理。结果,甲最先发现了兔子,乙最先扣动了猎枪的扳机,丙最先在林莽草丛中找回了兔子。

    你认为应该选聘哪一个?为什么?请以你的理由为中心,联系你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立意自定,文题自拟,不得抄袭。

 

                           擦亮你的眼睛

                          广高0403

    擦亮你的眼睛,不仅为了让它清亮看得清楚东西,还要看得准东西,更要看得长远才好。

    甲、乙、丙三个人都在竞争一个部门经理的职务。公司决定要他们来“猎兔”。结果,兔子在丛林里东奔西窜,甲发现了它,叫乙把它射中,丙最后把它找了回来。公司后来觉得甲是最大的功臣,因为是他最先发现了兔子。只有先发现,才能把抓捕行动施于实践。甲擦亮了眼睛,赢得了一个满意的工作。

    那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有无数老板破产,无数的股民跳楼自杀。香港,这个世界金融中心也是动荡不堪。投资家们纷纷撤资,他们不再相信香港市场。股市大跌,金价也随之下降。可就在这个时候,从福建移民的邓先生从朋友那借了几十万块租下昔日繁华的中心旺铺,大量买进黄金。他相信金融风暴终将过去,黄金也会回复它应有的价值。他把低价买来的黄金砌成了世界闻名的金厕所。这个消息不胫而走,人人争先来参观,从而也带动了邓先生的“金至尊”店的生意。在那个人人做生意都亏本的时候获得了赢利,创造了奇迹。

    是因为擦亮了眼睛,才能拥有如此不凡的眼光,在一堆沙砂中寻得黄金,在一群良驹中寻得那独一无二的千里马。

    当人大代表在一次次审议后表决通过后,重庆等地居民大量移民时,长江截流时,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中国人在干什么。我们要修三峡水电站了。有人说这是劳民伤财,有人说破坏了生态环境,有人说会贻害无穷。而中国政府冒着如此之多的压力毅然做出这样一个决定,正是因为他们的目光没有只着于现在,他们看的是更远更远的以后。中国有如此丰富的水力资源,而南方的主要电力供应却仍使用火力,不仅造成酸雨等环境问题,也大量地消耗了煤矿资源。为了以后冬、夏两季百姓可以不再为电而烦恼,为了子孙世代打算,中国政府这样做了。

    有句广告是这样说的,“看见,更有远见。”擦亮你的眼睛,为了能在一片阴翳中寻见蔚蓝,为了在混浊中发现清澈,为了在现在看见未来。

    【点评】 在总体平淡的试卷中看到本文,眼睛为之一亮,有如冬天感受到一米明媚的阳光。开篇立意,切合话题,材料典型有理,喻证与引证,成为亮点。形理结合,语言流畅,一气呵成,见较好的语文素养。

 

 

                                扣动扳机的智慧

                              广高0404 黄昱榕

    甲乙丙三人,甲最先发现,丙最终找回了兔子,两人在此过程中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看似是他们最能被重用,但我觉得,乙那看似平常的一击却更显智慧。【针对材料,比较中,表达看法。】

    诚然,兔子是甲发现的,没有他或许打不到兔子,而丙是这次“猎兔”活动的胜利者。但不要忘记兔子是死在谁的手里的。没有他那一击,甲只能白白看着兔子跑掉,也就没有了丙最后的捡漏了。在现代社会中善于把握时机更是重要。【分析材料,提出观点。】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常常抱怨机会太少,觉得自己空有一身本事却无用武之地,其实机会就在身边,只是你没有抓住。时机不等人,从来只有人抓时机。把握时机要又快又准,要抢在别人前面把握住时机,否则,只能跟着他人后面吃别人嚼过的剩菜了;要看准时机再出手,不要随大势所趋,人云亦云,也不要盲目地乱出手,这样往往是南辕北辙,使自己犯下错误。【说理论证,辨证分析,体现思维的周至。】

    放眼古今中外,就有许多成功人士他们的成功正是因为把握住了时机。【过渡。】

    世界酒店大王希尔顿,早年追随掘金热潮到丹麦掘金,他没有别人幸运,没有掘出一块金子,可他却得到了上天的另一种眷顾。当他失望地准备回家时,他发现了一个比黄金还要珍贵的商机,也迅速地把握住了它。当别人都忙于掘金之时他却忙于建旅店,他顿时成为了有钱人,也为他日后在酒店业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中国首富李嘉诚想必人人都知道吧。他的成功在于对时机的把握。改革开放初期,社会还相对落后,土地也没有现在这样的“寸土必争”。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李嘉诚把握住了商机,在自己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借巨款购买了大量的地皮。这样的举动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智慧啊。也正是这次常人想都不敢想的投资使他发家起业,成为了亚洲地产大亨。【举例论证。】

    扣动扳机需要智慧,扣动扳机是胜负的关键。让我们为扣动扳机者而喝彩,也扣动自己人生的扳机。【照应材料和开篇。作结。】

    【点评】 本文紧扣材料生发议论,观点明确。说理举例进行论证,层次清楚,结构完整,语言流畅。论证方法还可多样。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广高0404 徐 毅

    一个人的力量或许有限,目光也不长远,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便能做到常人无法做到的事,看到更广阔的天地。【先说一般道理。】

    甲看到兔子,乙射中兔子,丙找到兔子。在这三人中选一个部门经理,你会怎样选择呢?我认为丙是最佳人选。他没有锐利的眼睛,没有百步穿杨的枪法,却最终拿到了猎物。这是由于他说明利用甲、乙两人的劳动成果。“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能够利用其他外界条件来提升自己,达到成功的人,才是一个聪明人。【由远而近,回扣材料,合理分析,提出观点。】

    爱因斯坦常说:“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获得成功的。”诚然,如果没有无数科学家失败的探索作为基础,爱因斯坦也未必会有那样高的成就。【引用论证,议论。】

    作为一个管理人员,能知人善用,懂得借助他人的力量是必要的。西楚霸王项羽,一代袅雄,“破釜沉舟”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诵着。然而项羽始终只是项羽,他永远也成不了刘邦。因为他太刚愎自用,仅有的一个谋臣,他的仲父,也不会好好利用。而刘邦就不同了,他麾下有韩信、张良、樊哙等人,个个都有一技之长,刘邦利用他们的才能,最终开创了大汉王朝。【从特定角度展开,文章内容得以丰富。】

    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是无数人辛勤劳动换来的,但实现质的飞跃,往往是在一小部分人的带领下完成的,因为他们懂得借助他人的力量和劳动成果。伟大领袖毛主席参照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结合本国国情,带领我们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爷爷纵观全局,提出了极富创意的“一国两利”方针,完善地解决了香港、台湾与内陆之间的矛盾……【由古而今,广泛联系。叙议结合。】

    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我们要学会借助他人的劳动成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更接近成功的天堂。【总结收篇,照应前文。】

    【点评】 本文由材料生发观点展开议论,能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注意议论的穿插,前呼后应。写法与结构颇有值得借鉴处。

 

 

                            

                            广高0405 李丹青

    某公司决定用“猎兔”的方式,从三个应聘者中选一个部门经理。结果,甲最先发现了兔子,乙最先扣动了猎枪的扳机,丙最先在林莽草丛中找回了兔子。如果你是大boss,你会选谁?善于发现的甲?动作最快的乙?我会选择丙。

    作为老板,丙肯定是我的不二选择,因为他才能为我带来最直接的效益。我想,之所以用“猎兔”的方式,不是想看谁最快发现或是最早开枪,而是谁可以把猎物带回来吧。因为无论是找猎还是作生意,获得收益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收获,即使过程中多么出色都只是无用功,甚至还是资源的浪费,这多划不来。

    在现代营销中,不难发现。用来衡量工作能力,成绩好坏的,不是发现了几个客户或是与多少个客户进行了接洽,而是销售量。也许有人会说,这样会很不公平,也可能会因为这一时的眼前利益失去好员工和潜在的广大客户群。但这样的情况又能有几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才能发现一批客户群的销售,带给公司的,只会是过多的消耗和少得可怜的效益。只有最直接、快速的效益才能成为公司发展的强劲动力。

    不止是公司经营中,在生活很多方面也体现着最终效益的重要。古代的中国人民最先发现了火药,最先制作了火药,却没能得到最终效益。火药帮助西方建立了资本主义帝国,回过头来,列强用火药制成的大炮轰开了清王朝的大门。这时的人民才清醒,为什么我们要用火药驱鬼而不是制作武器,可为时已晚,利益已归别人。又比如黄山下那个卖石头的老婆婆。发现石头美丽肯定不只她一人,但把石加工作为装饰的肯定也不只她一人,但把石头加工后摆出来卖的却只有她一个。所以依靠石头发了家致了富,成了农民致富的楷模,而其他人仍在辛苦耕耘。因为他们没能抓住最终效益,使良机擦身而过。

    在现代生活中,往往只有把握住最终效益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之前的努力不会白费,实现自己的价值,证明自己的能力。

    【点评】 本文观点鲜明,强调了最终效益的重要,并用几个具体的事例来证明,层次清楚,过渡自然,内容较充实,说服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