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语文>> 高一>> 备课资料

备课资料

《赤壁赋》备课资料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08年01月28日

 

《赤壁赋》备课资料

泉州七中  郑琼霞

一、苏轼乌台诗案
 
    
文人好作诗讽刺朝政,何况才高八斗的苏东坡,于是就免不了身陷文字狱乌台诗案是宋代一起有名的文字狱,主犯则是大名鼎鼎的文学家苏轼。王安石变法,苏轼站在对立面,几次向神宗皇帝上言,极论新法的弊端。苏轼的议论自然引起王安石的不满,王安石通过亲信网罗罪状,上书弹劾苏轼。苏轼感到在都城的日子不好过,就上书请求到外地做官。 

    
作为隐士的苏东坡 才华横溢的苏轼虽然在他二十岁时便高中进士的第二名,但他的仕途之路却充满艰险和苦涩,几起几落,最后不得不离开京城,隐居在南方的几个小地方。这里的苏轼身着布衣,头戴斗笠,脚踏木屐,手持竹节,显然是一个隐居的东坡居士了。这幅《东坡小像》是明画家孙克宏所绘。


                      
且莫猖狂爱咏诗

    元丰二年(1079)四月,苏轼到达湖州,到任不久,一场灾祸便从天而降。朝廷御史台(旧称乌台)在七月派人将苏轼逮捕,押送汴京,罪名是作诗讽剌朝廷。当时苏轼正在办公,两个悍卒冲进大厅,扯住苏轼的衣袖说:御史中丞召见。苏轼大惊失色,说:我得罪朝廷之处不少,今日必是赐死。死就死吧,请让我先与家属告别。苏轼妻子送夫至门,泣不成声,扯着他不肯放手。苏轼嬉皮笑脸地回头说:你就不能学学人家杨朴的妻子,作首诗送我么?妻子不由噗哧笑出声来,苏轼这才得以脱身。原来这是苏轼常在家与妻子讲的趣事。杨朴是真宗时的隐士,被迫入京见驾,真宗问他:卿临行时可有人赠诗么?杨朴说:只有臣妻作一首:更休落拓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如今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好一个东坡,这时还开玩笑。 

    
题竹图(明·杜堇) 大文豪苏轼性爱竹子,不但喜欢赏竹,还爱画竹、咏竹,并常常将咏竹之诗题于竹上。图中的苏大学士头戴高冠,美髯飘飘,手执毛笔,题诗于竹。画面简洁,线条细劲流畅,人物神态潇洒,透出一股放逸、秀雅的风致。
 

    
苏轼被押到汴京,关进大狱,审讯随即进行。罪证是别人为苏轼刻的一部诗集,而最先把这部诗集作为罪证的正是《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文人相轻,进而相轧相害,从来都是毫不手软的。当然,苏轼也不是没有把柄可抓。他仗着自己文才过人,经常在诗文中讥讽朝政,贬斥新法,这些诗传诵一时,影响不小。主审官或与苏轼有私仇,或因政见不同要杀一儆百,他们把苏诗中某些讽刺新法的地方,捕风捉影上纲上线,夸大为对神宗的不满,逼苏轼招认叛逆罪。苏轼《咏桧》诗中有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有人在神宗面前挑拨道:陛下飞龙在天,苏轼以为不知己,反欲求地下蛰龙,不是想造反吗?好在神宗还算明白,回答说:诗人之词怎么可以这样理解,他咏桧树,和我有什么关系?
” 

却对酒杯浑似梦



    
前途险恶,生死未卜,苏轼一度相当悲观。在押往汴京的途中,他曾想跃入江中自尽。入狱后,他将许多青金丹埋在土内,准备一旦得知自己将被处死,就先行自杀。苏轼与儿子约好,每天往狱中送饭,都要有菜和肉,如果听到自己将被判死刑,就撤掉菜和肉,改送鱼。他儿子每日给他送去肉菜。有一天家里粮食不多了,他儿子去郊外买粮,托亲戚代为送饭菜,但忘了关照不要送鱼。亲戚正巧送了鱼。苏轼看到鱼,以为这回完了。就写了两首绝命诗,嘱咐狱吏转送其弟苏辙。他知道狱吏不敢擅自为犯人送信,必然会将此事上报。果然,神宗皇帝读到此诗,心中不免有所感动。苏轼名满天下,连宫中的皇室成员也喜欢读他的诗文。仁宗皇后病重时,神宗为了祖母病势的好转,打算进行一次赦免。仁宗皇后说:不须赦天下凶恶,只要放了苏轼一个人就行了。她还对神宗说:过去仁宗举贤良,回宫时非常高兴地说,我今天又为子孙得到太平宰相两人,他说的就是苏氏兄弟,现在难道你要把苏轼杀掉吗?仁宗皇后边说边掉泪,神宗也在一旁陪着下泪。 


苏东坡题扇图



    
东坡博古图(清·萧晨) 此图画的是大学士苏轼和两位文士一起欣赏古玩的情景。图上有作者的题词:东坡博古图,前人有其本,考之书史未见其说,岂好事者为之耶?云云。 


    
一些同情苏轼的人也站出来为他说话。丞相吴充有一次问神宗:皇上感到曹操这个人怎么样?神宗说:曹操算什么东西。吴充说:陛下以尧舜为榜样,当然看不起曹操。曹操猜忌心极重,但还能容忍祢衡这样的狂人。陛下难道还不能容忍苏轼吗?神宗有所触动,说:我正打算放了他。经过五个多月的审讯,终于给苏轼定了个讥讽政事的罪名。苏轼虽然心中不服,但能幸免一死,他已是额手称庆了,只得写检讨认错,后被贬官至黄州了事。出狱时,狱吏把藏着的绝命诗还给他,苏轼感慨万分,伏在案上,读不下去。可时日一长,又为狱中好诗而得意了,忍不住作诗道:却对酒杯浑似梦,试拈诗笔已如神。可转念一想,不由心有余悸,骂自己道:真是文人劣根性难改。神宗不到四十岁便死了,执政的太皇太后废止了新法。八年间,反变法派一度得势。变法的主将蔡确被贬至安州(今湖北安陆),郁闷中他也写了一些发牢骚的诗,不久为人告发。反变法派群起而攻之,要借此好好整整对立派,苏轼是过来人,密请停止追究蔡确,但反变法派报复心切,听不进他的话,终于使蔡确得到了类似苏轼的经历,苏轼也被排挤。党争愈演愈烈,直吵到北宋灭亡。 

    科举考试到宋代已相当成熟,两宋登科者共十一万多,平均每次录取的人数为唐代的十倍。当时实行解试、省试和殿试三级考试制度。解试又称乡贡,三年举行一次,合格者称举人;省试由尚书省礼部主持,于解试次年春季举行,各地举人汇集京师;省试合格者参加殿试,殿试合格才算登科。为防止考官和考生作弊,宋人发明了许多高招。如锁院:开考前数日,考官就得进入贡院,直到发榜,考官都不得外出或会见亲友。别头试:主考官的子弟、亲戚、门客等到别的场屋应试,另派考官主持。举人事先向贡院交纳试纸和家状,加盖官印,考试时对号入座。封弥院将卷头的举人姓名、乡贯糊住,编成字号;誊录院将答卷抄写一遍;对读所校勘正副本;然后才把副本交给考官审定,这样考官不仅不知考生姓名,连笔迹也无法看出。现代高考的许多做法,或可溯源至宋代。 


二、苏轼的生平与思想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他是欧阳修以后的文坛领袖,多才多艺,诗、词、文、书、画都是一代大师,著述十分丰富。

  苏轼的一生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卫臼良直应鞋旦旭苏轼出生在一个富有教养的家庭,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家,母亲程氏是有文化明大义的女子。少年苏轼在父母的培育下,勤奋好学,博通经史。他成长在一个表面承平而内里各种社会矛盾渐趋尖锐的时代。这时代一方面号称百年无事,经济文化都有相当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是既有辽、夏入侵的外患,又有豪强兼并、人民困苦不堪的内忧。社会危机四伏,积贫积弱的形势日益严重,改革的呼声,在士大夫层中渐次高涨。苏轼在这样的家庭与社会气氛熏陶下,受儒家经时济世思想的影响,早年即立下用世之志,以身许国,并主张针对现实中的种种弊端进行改革。他二十一岁随父入京参加进士考试,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与弟苏辙同科及第。时父苏洵也深受重视,父子三入,一时名噪京师, 苏轼中进士后,二十五岁卜父、弟再至汴京。授他河南主簿,不赴。二十六岁参与制科考试,队三等,授大理评事,签判凤翔府,从此踏上仕途。苏轼在风翔三年还京,差判登闻鼓院,又授直史馆。因父苏洵病故,回乡睁丧。三十四岁再到汴京,判官告院。这时王安石正推行靳法,苏虽也有志于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状况,但在变法思想上与王安石柠在分歧。他不主张遽变,反对求之过急,于是接连上书抻宗,反时王安石变法方案,于是引起王安石一派的排挤。苏轼为了远身祸,求为外任,先后出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

  苏轼出京作地方官,勤政爱民,尽心职守。八九年的时间,他撮然辗转迁徙,但每到一地都兴修水利,赈济灾民,减免租税,体察民间疾苦。而对于新法实行中的一些流弊,也不敢默视.后因托事以讽写了一些与新法有关的诗文,被言官何正臣、舒宦、李定晦人弹劾为包藏祸心指斥乘舆,于是在湖州任上被突然逮捕送交御史台论罪。从元丰二年七月被押,到十·一月释放,苏轼在狱中倍受诟辱,几置死地,幸得多方营救,才得贬出。这就是有名酌乌台诗案,苏轼生活、思想与创作也从此开始了巨大的转折。眨重甚苎旦旦迢韭韭些卫乳 苏轼山狱后,被贬为黄州团陈副使,但不得签押公事,近于流放。他因经济困难,申请城东坡荒地,躬耕求食t自号东坡居士。黄州五年,苏轼思想转变很大。一方面他没有放弃儒家经世济民思想,继续关心国家政局,因壮志难酬而苦闷;另方面他闭门思过,消极彷徨,又时时向佛老思想去求解脱。但这几年却是苏轼创作上的丰收时期,雄伟的江山,淳厚的民风,温暖的友情,不能忘怀现实的壮心,促使他写出了许多著名的诗文,或雄健豪放,或清旷淡远,成为他一生创作的高峰。元丰八年,神宗病故,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政局发生变化,起用旧党人物司马光、吕公著等人,全面废除王安石新法,史称元枯更化。苏轼即被起用为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但苏轼对待新法,又主张参用所长”(《辩试馆职  策问札子》),反对执政大臣们:的全盘否定新法。这种注重现实利害的精神和耿直态度,又和司马光等旧党人物产生分歧。司马光病死,苏轼为旧党官僚所忌恨,又要求外放,于是在元祜四年三月又出知杭州。苏轼十五年后再次至杭,江山故国,所至如归,父老遗民,与臣相问”(《杭州谢表,)。他勤政爱民,开浚西湖,赈济灾民,兴建医坊,为百姓作了许多好事.

  至元枯六年二月,以翰林学士承旨召还京都。入朝后本拟有所建树,不料又为旧党贾易等诬陷,心情郁闷不愿留在京城,于是又上书请求外放,不久便被派知颍州,后又改知扬州、定州。 苏轼从黄州被召还,第一次在朝期间,主持过学士院考试和进士贡举。他为国家振兴积极荐举擢拔后进,于是有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陈师道等才士云集京都,一时文坛兴盛。苏轼俨然成为文坛盟主,为北宋后期文学的发展,开创出一个新的局面。远谪惠、儋时期 旧党的支持者高太后病死,哲宗执政,又恢复神票薪荏;于幂新党人物又纷纷上台。但这时的新党抛弃了王安石变法的精神,将打击元枯党人作为主要目标,于是旧派人物纷纷遭到贬斥。王安石变法这一具有伟大意义的政治运动,蜕化为争权夺利的党派之争,苏轼竟成为党争的牺牲品。他被挤出朝廷,先是贬为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未到惠州又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仍到惠州安置。苏轼在惠州度过两年谪居生活,虽是衰迈之年,处境困顿,仍然关心人民,积极发展农业与兴修水利,为改善百姓生活不遗余力。绍圣四年苏轼已六十多岁高龄,又被改贬为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即被流放到海南岛。当时海南地处天涯海角,境况极其荒凉,生活极端艰苦,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每无炭,夏无寒泉”(《与程天侔书》)。但苏轼不戚戚于个人忧患,积棋为当地土族人民做好事,奖励农业生产,传播文化知识,破除陋习培养才,一直朴朴工作到最后赦还。远贬惠、儋时期,条件最为艰苦,但苏轼思想旷达,随遇而安,并没被困难压倒,反而出现了刀次的创作丰收。这时期他写了大量的和陶诗与书札散文,诗风恬淡、超拔,精深华妙,成为苏轼一生创作的最后锦绣。元符三年,鞭宗继位,苏轼获赦北还,海南父老执手涕泣”(《遁斋闲览)。剪杜过大庾岭时,有问翁大庚岭头住,曾见南迁几个回的躺慨,还胆回朝再竭忠诚.不料行至常州病死,结束了他宦海升沉的卜生。苏轼的思想主要是尊崇儒学,迫慕韩琦、范仲淹、富郑、欧阳骼等政治与文坛元老,有用世之志。他关心国计民生,揭露时弊,曾氍出巩固中央、改革官制、解除边患等一系列政治改革主张:他在幂州领导军民防洪救城.在杭州疏浚西湖.筑堤引水.开设瘸坊,抗策减税。直到远贬惠州,仍疾苦者畀之药,殒毙者纳之富。皋率众靶桥以济病涉者”(苏辙《墓志铭》)。苏轼一生积极人世,是封建时代仁政爱民的清廉官吏。但苏轼早年也接受过道家思想的奉响,喜敢《庄子》。入仕后,由于政治上不断受挫折,佛、道思想影响加深,井成为他寻求解脱政治苦闷的工具。他通判杭州时,经常出入佛司,拜访名僧。黄州五年,他的佛老思想更加急剧发展。但是直到远贬惠、儋时期,他仍然有用世之心。以儒为主,融合佛老,进退行藏,禾施不可,这就是苏轼一生的思想状态。这种思想境界表现在文学佛作上,既有对现实的批判,又有人生如梦的感喟,也有潇洒自适的抒情。苏轼作品内容的复杂性.正是他复杂思想的表现。 


三、课文悟读


苏轼在《赤壁赋》中借主客问答的形式表达了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纵情山水、及时行乐的思想情绪和生活态度。掩卷而思,这种复杂的情感态度,决定于儒、道、佛等文化在他身上的综合积淀。

苏轼小时候就立下远大的志向,希望自己能做一个像东汉范滂那样有学问有气节,为理想不惜以死相争的巨人;步入仕途之时,也曾有胡巢何足恋,鹰隼岂能容那种施展抱负、展翅高飞的万丈豪情。儒家立德、立功、立言的古训早就使他确立了经时济世、身体力行、造福民生的宏伟目标。

但由于和新党政见不同,被小人诬陷入狱,进而被贬黄州,理想与现实再次出现巨大反差,心境和生活境况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所以和朋友游赤壁时,触景生情,自然要抒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知不可乎骤得的慨叹,发壮志难酬的悲哀。

然而坎坷的经历,囚犯般的黄州生活并没有使苏轼消沉下去,他以一种超然乐观、旷达洒脱的胸怀和气度,在难以忍耐的苦难环境中自得其乐,于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当中亨受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种乐观与洒脱,源于《庄子》天人合一的理想人格及齐物的自然观点。人原本是自然的一分子,人的生死与昼夜的变化是自然规律,生是人存在的一种形式,死是人存在的另一种形式,物与我皆无尽也,又何羡乎。苏轼年少读《庄子》时,就曾说过: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他觉得《庄子》所讲的道理,是自己一向心中所想的:人生一世,如屈伸肘。何者为贫?何者为富?何者为美?何者为陋?”“人生所遇无不可我生百世常随缘。苏轼常拿起从《庄子》中获得的思想武器捍卫自己的心灵,保持乐观的情绪,应对人生的坎坷。是道家文化使他在人生的疾风暴雨面前自我调适,超然旷达而不封闭自虐、怨无尤人。《赤壁赋》中主人对客人的劝慰正是苏轼用老庄思想与厄运抗争的表现。

佛教的揭示人生与宇宙本质的教义,对苏轼也有极深的影响。苏轼的朋友中有不少是和尚、道士,他也常出入寺、观,获得超越是非、荣辱、得失的人生了悟。然而,佛老的超世、避世思想,并没有使他入世的理想泯灭,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就是最好的明证,而客之悲萧之音也恰是由此歌声引发,或更恰当地说,这正是苏轼心中的一个

所以说,《赤壁赋》鲜明地表现出儒道佛三种文化在苏轼心中的碰撞和杂糅。

四、亮点探究

1结合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一段文字,体悟的语言特点。

探究学习:这段文字是充满诗意的神奇之笔,充分体现了走向散文化的宋赋仍保留且发展了铺张排比、讲究词采、骈散结合等赋的传统手法。作者寄情山水且怡然自乐之情历历在目。

2刘勰在《文心雕龙·诠赋》中说:“‘者,铺也,铺采文,体物写志也。可见赋要做到体物写志的完美统一。结合本文谈谈自己的体会。

探究学习:赋是古老的文体之一。体物即描摹景物,写志指作者要表达的主题,体物写志要高度统一,看看本文体物部分具有怎样的特点,写志部分采用了哪些方法。

3学者林语堂对苏轼有过非常有趣的评价: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读了本文,说说你对林语堂这段话的认识。

探究学习:本文写游玩之乐,际遇之悲,解脱之情,字里行间跳跃着苏轼在厄运中努力坚持人生理想和生活信念的艰苦思想斗争的身影,读这篇旷世佳作,我们不能满足于从字句之表象中寻找一种朦胧的感觉,而应从更广、更深的层次了解这位巨人的思想性格、生活面貌、心态志趣。

4清代方苞读到《赤壁赋》时说: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藐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岂惟他人不能摹效,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调适而鬯遂也。意思是说苏轼此文表面看去似挥洒自如,没费什么气力,实际却匠心独运,思路缜密。细读此文,品评文章的结构艺术。

探究学习:结构往往反映出笔者的功力,表现着作者的创新能力。作为赋体游记,在结构上较之普通散文,还是有所区别的。阅读本文,仔细体会作者组织材料、剪裁写作内容的艺术。

5运用自己所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评价苏轼在本文中表现出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探究学习:苏轼作为一代文学巨匠,其思想融合了儒、佛、道等不同的文化理念,呈现出比较复杂的倾向,而他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不乏合理性,也存在比较明显的消极因素。阅读本文后还可参阅有关资料,对苏轼的思想进行比较全面的了解和研究。

五、选题设计

柳宗元与苏轼的游记研究。

研究方法:

采集足够样本,进行专题比较。

参读书目:

(1)王水照、崔铭《苏轼传》,天津人民出版社。

(2)《柳宗元文选》,湖南人民出版社。

(3)《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中国文联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