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音乐>>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芳菲田野

录入者:13959893556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1日

高中音乐《歌唱》模块

第三单元《芳菲田野》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高中音乐《歌唱》模块第三单元《芳菲田野》第三课时

授课教师:林育佳

授课类型:综合课

 

教材分析

本课是高中音乐《歌唱》模块第三单元《芳菲田野》的第三课时,主要教学内容是欣赏声乐作品《春之声圆舞曲》和合唱实践歌曲《踏雪寻梅》。本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个课时,通过聆听《春之声圆舞曲》感受花腔女高音惟妙惟肖的音色所表现的春光明媚、百鸟争鸣的景色,体验不同的人声音色所描绘的大自然景致。结合前两节课的分声部练习,完整唱好和谐的二声部合唱《踏雪寻梅》。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欣赏优秀声乐作品及参与合唱实践,感受用歌唱的方式来描绘不同地域、不同风格大自然的风光,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聆听《春之声圆舞曲》和《春天的芭蕾》两首作品,在感受、体验歌曲和花腔女高音演唱特点的基础上,运用欣赏、讨论、比较、实践等方法进行赏析。

    2、在合唱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三部合唱曲《踏雪寻梅》改编成二部合唱,并结合歌曲特点进行发声及咬字的训练,分析歌曲演唱中的处理方法,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唱好和谐的二部合唱。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感受维也纳圆舞曲风格,了解圆舞曲节奏特点并初步认识回旋曲式。

    2、初步认识花腔女高音的演唱特点。

    3、用纯朴、清新的歌声唱好和谐的二声部合唱,并从实践中获得歌唱的共鸣与吐字咬字的技能技巧。

教学重点

1、赏析《春之声圆舞曲》,感受维也纳圆舞曲风格,聆听花腔女高音惟妙惟肖的音色所表现的春光明媚、百鸟争鸣的景色。

2、合唱实践歌曲《踏雪寻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用和谐的音色有表情地演唱《踏雪寻梅》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1、欣赏音乐和图片(背景音乐器乐曲《春之声圆舞曲》)

问题思考:图片中为我们呈现出大自然中什么季节的景色?

          乐曲的节拍是几拍子的?重拍在第几拍?

          乐曲表达了怎样的音乐情绪?

2、讨论回答

生:图片中为我们呈现出大自然中春季的景色,乐曲节拍是3/4,重拍在第一拍,乐曲表达了欢乐的音乐情绪,充满了朝气和青春的活力。

(设计意图:欣赏的图片展现了春天万物苏醒百花盛开的景象,背景音乐用《春之声圆舞曲》的器乐版本,营造出春暖花开的情境,也让学生对接下来的歌曲欣赏有一个初听的印象)

新课教学

一、歌曲《春之声圆舞曲》

1、《春之声圆舞曲》简介

《春之声圆舞曲》是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于1873年创作的作品,它原来是一首钢琴曲,后填词成为声乐曲,是花腔女高音最喜欢唱的曲目之一。全曲由引子和几个维也纳风格的小圆舞曲组成。

2、介绍圆舞曲

(1)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介绍圆舞曲

圆舞曲(Waltz),有时音译为“华尔兹”,是奥地利的一种民间舞曲,18世纪后半叶用于社交舞会,19世纪开始流行于西欧各国,它采用3/4拍,强调第一拍上的重音,旋律流畅,节奏明显,伴奏中每小节仅用一个和弦,由于舞蹈时需由两人成对旋转,因而被称为圆舞曲。

(2)教师补充介绍

教师演奏《春之声圆舞曲》主题,感受圆舞曲的节奏及伴奏特点

3、赏析歌曲《春之声圆舞曲》

(1)介绍回旋曲式

歌曲为回旋曲式,结构图是引子+A+B+A+C+D+E+F+A+尾奏。主要主题周而复始地循环往复,在其重复之间,插以对比性格的‘插部’(副题),在回旋曲中,主要主题至少要呈现3次。

(2)教师范唱A段(主题),学生用手打拍

(3)完整欣赏歌曲《春之声圆舞曲》

①感受花腔女高音的演唱特点并想象歌曲所描绘的画面

②A段主题出现时用手打拍

(4)讨论花腔女高音演唱特点(结合教师的示范讲解)

     以B段的小鸟在阳光下自由飞翔为例

 

(5)总结

花腔女高音是指美声唱法中具有花腔技巧的女高音,换言之,就是主要在高音区的炫技演唱。花腔女高音的音域比一般女高音还要高,声音轻巧灵活、色彩丰富,性质与长笛相似,擅于演唱快速的音阶、顿音和装饰性的华丽曲调,用以表现欢乐的、热烈的情绪或抒发胸中的理想。《春之声圆舞曲》中花腔女高音

用惟妙惟肖的音色表现了春光明媚、百鸟争鸣的景色。

(设计意图:让学生课前进行收集和探究,个别同学进行交流介绍,在了解声乐作品的体裁和曲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熟悉歌曲主题,关注歌曲的演唱特点。培养高中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二、拓展与探究

1、欣赏歌曲《春天的芭蕾》(视频)

2、对比《春天的芭蕾》和《春之声圆舞曲》,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表现主题

节奏节拍

演唱的音色类型

春天

欢快的3/4 圆舞曲风格

花腔女高音

(设计意图:歌曲《春天的芭蕾》不仅悦耳动听,而且还是学生们较为熟悉喜爱的声乐作品,用这首歌曲与《春之声圆舞曲》做对比欣赏,可以加深学生对花腔女高音印象,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

三、合唱实践《踏雪寻梅》

1、歌曲简介

“踏雪寻梅梅未开,伫立雪中默等待”是踏雪寻梅的典故: 张岱的《夜航船》里记载,孟浩然情怀旷达,常冒雪骑驴寻梅,曰:“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 形容文人雅士赏爱风景苦心作诗的情致。歌曲《踏雪寻梅》作曲黄自,表现了雪霁天晴之时,骑驴踏雪寻梅的特有情趣。

2、欣赏童声三声部合唱《踏雪寻梅》

3、发声练习

4、复习主题部分

①用“ho”来演唱主题旋律

②加入歌词训练咬字吐字和气息、共鸣

③分析歌曲主题部分的力度、表情处理

5、二声部合唱训练

①引子部分的训练(引导学生和谐演唱二声部及连音跳音的对比)

②第二段和第三段的合唱训练

6、完整演唱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歌曲特点进行发声及咬字的训练,分析歌曲演唱中的处理方法,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唱好和谐的二部合唱。)

课程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欣赏歌曲感受了花腔女高音给我们带来的春日般明媚的心情,也通过合唱歌曲《踏雪寻梅》体会了一番文人雅士赏爱冬日风景的情致。热爱大自然,热爱歌唱,让我们用歌声来表达心情,用歌声来描绘大自然的一派大好风光。

教学反思

    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整合教材,制定教学内容。

课前,我将三声部合唱《踏雪寻梅》改编成二声部合唱,降低难度来适应学生 的实际演唱能力。学生通过训练基本能够做到和谐地演唱二声部,也由此对《歌唱》课程产生了兴趣,培养了集体合作协作的精神。欣赏歌曲《春之声圆舞曲》这个环节,因为学生之前已经有一个多学期的《音乐鉴赏》训练,所以在完整欣赏歌曲之前先让他们了解并感受圆舞曲的节奏特点及回旋曲式曲式特点,有了这一基础,欣赏歌曲时就能够更深刻感受歌曲音乐及演唱特点。

2、本节课基本完成了课前制定的教学目标

本节课运用了欣赏、讨论、比较、实践等方法进行赏析作品和合唱实践,让学生感受了维也纳圆舞曲风格,了解圆舞曲节奏特点并初步认识回旋曲式,初步认识花腔女高音的演唱特点。学生能较好地用纯朴、清新的歌声演唱和谐的二声部合唱,并从实践中获得歌唱的共鸣与吐字咬字的技能技巧。感受用歌唱的方式来描绘不同地域、不同风格大自然的风光,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

    3、通过合唱实践培养了学生的歌唱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歌唱能力。

    在《音乐鉴赏》课上,学生合唱实践的机会较少,课上也不怎么愿意开口演唱。《歌唱》模块的开展,让他们对歌唱产生了兴趣,特别是合唱中二声部的演唱,让他们体会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并且在和谐地演唱后会有一种成就感,通过这样的实践,也增强了学生的演唱自信心。在合唱的选曲中,尽量挑选一些好听的又朗朗上口的歌曲,对于初学歌唱者来说是一种鼓励,既减少了他们对合唱的畏惧感,也培养了歌唱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