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音乐>> 备课资料

备课资料

新疆民间乐器(二)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07年01月23日

萨它尔

  一曲曲调悠扬、旋律夺魄的《沙漠驼客》,它仿佛带我们进入一副真实的场景:驼铃做伴,沙漠为伍,身着民族服饰的维吾尔族商队正行走在茫茫大漠中.........这种粗犷的感 性转换就是萨它尔带给我们最好的身心感受。

萨它尔又称“塞他尔”,波斯语“萨”为“三”、“它尔”是“弦”,意思是3根弦的乐器。萨它尔的外形与弹拨尔相似,因音色明亮,常常用于独奏、合奏或做为演唱“十二木卡姆”的伴奏乐器。据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撰写的《乐师史》(古维文手抄本)中记载,早在十四、十五世纪,维吾尔族民间就有了这种乐器,到20世纪50年代,萨它尔已遍布全疆各地,并成为维吾尔族人民喜爱的拉弦乐器。

  萨它尔是维吾尔族民间艺人演唱“十二木卡姆”的主要伴奏乐器,弹奏萨它尔的艺人大多席地盘腿而坐,将琴放置在左腿之上,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马尾弓在弦外拉奏,由于指板较长,音位宽,左手常以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按弦,小姆指使用的较少,食指在演奏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级进还是跳进的旋律,演奏者都习惯用它按弦。在弹奏过程中,弓、指法的技巧既多又丰富,但最常用的弓法主要有连弓、分弓、长弓、短弓、顿弓、跳弓和碎弓,指法主要有揉音、擞音、打音和滑音等。

民间传统的萨它尔,在形状、制作工艺和维吾尔族的弹弦乐器弹拨尔非常相似,外观像一支长柄水瓢,通体用桑木制作,全长130厘米~148厘米,共鸣箱呈瓢形,在一整块桑木挖凿出腹腔后用桑木薄板蒙裹而成,面板的上部开了一个出音孔,琴杆较长,呈半圆形柱状体,上端是琴头,顶面没有任何装饰,在正面和左侧有九至十七个T形弦钮,琴杆的正面是按弦指板,上面缠有十八个丝弦品位,有九至十七条金属弦,其中右侧第一条外弦是用铜弦做的主奏弦,其余均为钢丝共鸣弦,琴弓为木制弓杆,与小提琴的弓很相似。

改革后的萨它尔不但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它还可与高音萨它尔在乐队中合奏或伴奏,音色和谐、音响效果良好,演奏“木卡姆”时多以“弹弦”奏法开始,待歌声出现后,才用弓弦来伴奏,比较突出著名的有《木夏乌热克木卡姆间奏曲》等,在演奏“木卡姆”的散板序唱时多采用长弓、连弓,演奏出来的音调悠扬、节奏自由,而用短弓、快弓演奏“麦西莱甫”乐曲时,旋律则充满欢快、热烈活泼并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中国乐器博物馆里,收藏着一支维吾尔族萨它尔,全长139厘米,共鸣箱呈瓢形,琴箱长39厘米、最宽处16.5厘米、最厚处15厘米,面板上方开有四个圆形小音孔、呈菱形排列。琴杆长100厘米,上端是琴头,有十三个T形弦钮(正五左八),正面弦钮下方设有山口,琴杆正面为按弦指板,中、下部缠有十六个牛筋弦品,此琴于1958年制作,工艺较为精细,琴箱背板上镶嵌有黑白相间的骨制图案花纹,通体髹以棕色油漆,现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的珍贵收藏品。

                                           

                                                       萨它尔 

                                             

                                                    弹奏萨它尔的维吾尔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