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历史>> 高三>> 备课资料

备课资料

高三历史通史复习实用手册4

录入者:xqx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10日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

时代特征

1.政治:国家分裂,民族融合;士族势力强大。

2.经济:均田制实行,北方经济恢复;江南开发;生产技术创新(翻车、灌钢法等)。

3.文化:书法、绘画成就显著(行书、草书、文人画等)。

考点整合

一、国家分裂和社会大变革

1.大分裂大动荡

⑴三国:20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汉献帝自立,改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益州(今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之后孙权建立吴国,定都建业(今南京)。

⑵西晋:263年,魏灭蜀。265年,司马炎废魏帝,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280年,晋灭吴,短暂统一全国。316年,西晋为匈奴人所灭。

⑶东晋十六国:317年,晋皇族司马睿在江南重建晋室,定都建康(今南京),的史称东晋。北方及西南地区也相继出现十六个汉族及少数民族政权,史称“东晋十六国时期”。

    ⑷南北朝:420年,刘裕废除晋帝自立,改国号宋,后为齐、梁、陈先后取代,史称南朝。439年,鲜卑族北魏政权统一黄河流域,后分裂为东魏、西魏,继之以北齐、北周,史称北朝。南朝、北朝并立,合称南北朝。

2.士族和庶族:魏晋以来的政权大多依靠地方豪强地主势力支持,他们的家族不仅拥有强大经济实力,而且垄断仕途,累世占据中央到地方的高官,拥有政治特权,形成了“士族”阶层。其它普通地主或农民称为“庶族”。

3.九品中正制:魏晋以来的主要选官制度。把人才按德、才标准分为九品,由地方“中正”官定品举荐到中央拟任官职。后来逐渐只重视“门第”出身,仕途为士族垄断。

4.北魏孝文帝改革

  ⑴改革背景

    ①北方统一: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北方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②社会矛盾:北魏实行民族压迫,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尖锐。

    ③个人因素:孝文帝和冯太后深受汉族文化影响,顺应趋势,锐意改革。

  ⑵主要内容

    ①均田制和租调制:485年。把国家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其中“桑田”可继承(私有),“露田”在农民死后由政府收回(国有);农民向政府交纳租调,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②整顿吏治:制定官吏的俸禄制度和任期考核制度,严惩贪官污吏。

    ③迁都洛阳:493年。镇压了反对迁都的旧贵族,表明孝文帝改革的坚定决心。

    ④移风易俗:穿汉服,改汉姓,通汉婚,说汉话。

  ⑶历史作用

    ①均田制使农民获得土地,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对后代土地制度影响深远。

    ②吏治得到改善,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③迁都洛阳保证了改革的深入展开;使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

    ④移风易俗有利于鲜卑民族社会文化发展,加速了民族融合。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

1.农业:土地制度:主要为均田制。工具:曹魏时出现灌溉工具翻车。

2.手工业:南北朝时发明了生铁、熟铁合炼的灌钢法;出现白瓷。

3.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⑴原因:北方战乱,中原汉人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政治中心南移(吴、东晋、宋、齐、梁、陈均定都今南京,史称“六朝”),南方社会相对稳定。

  ⑵概况:江东地区(长江下游江南地区)发展较快,四川和江南其它地区也不同程度得到开发,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1.书法:晋代盛行“行书”,以东晋王羲之《兰亭序》为代表;此外还有“草书”等。

2.绘画:文人画凸显个性,东晋顾恺之“以形写神”,代表作《洛神赋图》等。

3.思想:佛教兴盛,道教发展,冲击儒家正统地位;出现儒、佛、道“三教合一”趋势。

联系分析

1均田制下的土地所有制分析

    均田制只是将政府掌握的无主土地进行分配,现有地主和自耕农的土地并没变动,原有的土地私有制没有触动。“桑田”可以继承转让,这部分土地属于农民私有性质;“露田”在农民死后由政府收回,这部分土地属于国有性质。有些“露田”被农民私自转卖或被地主兼并,也逐步转为私有。最终,政府控制的土地越来越少,导致均田制无法实施。

2.中国古代农民的主要负担

    主要是对政府的负担,一是税,按土地多少和等级(有时包括财产)交纳;二是赋或调,按户或人口、丁口交纳,三是役,包括徭役(每年一段时间无偿参加国家工程建设)和兵役,一般是按男丁轮派。有时政府允许农民纳物或钱代替徭役,称为庸或免役钱。无地佃农不纳税,但要向地主交地租;均田制下的农民实际也是国家的佃农,要向国家交“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