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语文>> 高三>> 备课资料

备课资料

如何应试高考文言文阅读题?

录入者:徐秋发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01日

如何应试高考文言文阅读题?  

福建泉州第七中学  徐秋发  

近几年的全国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从全国卷1到卷3,其选文都是600字左右的正面的人物传记,考试题型也比较稳定,考查的都是“文言断句”、“文化常识”、“概括并分析文中信息”和“句子翻译”等四个方面,如2017年的《谢弘微传》《赵熹传》《许将传》,2016年的《曾公亮传》《陈登云传》《傅珪传》。面对这些相对稳定的选文与考题,高中教师应如何指导考生去应对、去解答这样的考题呢?在此,我有如下几点建议。  

一、指导考生先整体浏览并感知全文(速度宜快)。考生可不看考题选项的设置,先直接对原文进行整体通读、感知,并把握其要点。要明确写的是什么人,人与人之间有什么关系,主要人物有何性格特征;主要写什么事,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作者表露出的观点、态度、倾向等等。  

二、在快速浏览全文的同时,要训练考生学会在原文做好标记。凡是文中涉及到的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时间、年号等,或有表现力的重点词语,都可在这些字词下划线标记,尽量做到一目了然,为快速完成下一步的考试步骤做好准备。  

三、指导考生要全面仔细地揣摩每一选项(速度宜慢),并在原文找出出题的区域,做好细致的比对,同时联系上下文来考察体会字义、词义、文意,最后再逐题一一击破、解决。具体做法如下:  

(一)应对“文言断句”的考查,该题能力层级为理解B  

做这一题时,可先联系上下文,仔细默读断句区域的内容,注意四个选项的对比,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确定易断处,再存同求异,逐步缩小范围,最后集中精力分析、确定难断处。  

1)指导考生要重点关注常见的有标志性的虚词。比如,经常放在句首的发语词和表尊敬的词语有“夫、且夫、若夫、惟、盖、其、盍、凡、窃、请、敬”等等,这些词的前面可断开;一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是故”“是以”“于是”“向使”“苟”“纵”“纵使”“然则”“然而”“无论”“至若”“继而”等,这些词的前面大多可以断句;经常用于句首的的感叹词,如“噫、呜呼、嗟夫、嗟乎”等,前后都可断句;常常放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须臾”“既而”“俄而”等可断开;经常放在句尾的“乎、哉、也、耶、矣、欤、兮、耳、焉、而已”等句末语气词的后面也可断句。而“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则经常放在句子的中间。另外,一些对称的句式、固定的句式(包括特殊句式)、顶真的手法、专有名词等等,都可做为断句的参考。  

2)要注意人物对话和引文的标志。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用“曰”、“云”来作为标志;人物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原文会出现人名,之后的对话就会省略主语,直接用“曰”。  

3)要注意人称的指代和转换,以及这些人称在句中充当的成分;同一事件一般不可强断,而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  

(二)应对“古代文化知识”的考查,该题能力层级为理解B  

文化知识的考查主要以记忆为主。考查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人名称谓、官职变迁、宫殿名称、国号年号、庙号谥号、文书名称、官场礼节、朝廷机构、科举考试、典章制度、行政区划、尊卑避讳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类型认真注意积累,并做好梳理归类,形成体系且强调考生要作有效的记忆。应考时,考生可结合文本的内容,快速回顾课内及平时储备的知识来做出正确的辨析。  

(三)应对“概括并分析文中信息”的考查,该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解答此题时,一定要回归原文中找出出题的区域,并逐句阅读,细致比较,要镇定、沉着、细心,要准确全面地把握文中所写的人物、事件、时间、地点。  

1)平时应指导考生注意高考命题的规律。命题人设置错误项时,主要是从这些角度入手:事实不清,颠三倒四;时间错置,范围失当;地点错位,以此代彼;主观臆断,无中生有。  

2仔细阅读各个选项,把握选项的具体要求。对选项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字不漏地分析,要准确地把握是概括文中内容还是分析文中观点。  

3)找出选项在原文出题的区域,严查正误。要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尤其要重点关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年号、国号、官职等方面,看看有无出现“事实不清,颠三倒四;时间错置,范围失当;地点错位,以此代彼;主观臆断,无中生有”等错误,要仔细核查原文的词句,还要善于借助容易判断的且正确的选项来理解全文,并做出全面综合地理解、甄别、分析。  

(四)应对“文言文翻译”的考查,该题能力层级为理解B  

文言文翻译应以直译为主,要求准确、通顺。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先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还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平时训练时还须注意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这样才能做到考时不丢分。  

1首先要找出关键字句进行翻译,要注意点对点的直译,要注重对每个字句的落实。不需翻译的不用强行翻译,如地名、人名、官名、朝代名等等,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不译。需要翻译的,要注重方法,如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用今词“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要准确“组词”;对于“省略”的内容,要根据上下文补出省略的成分。然后再逐字进行检查比对。  

2)对特殊句式一定要翻译出来,并将其改回符合现代汉语说话的习惯。  

3)要注意句末语气与原句的一致,原句是“问句”译完还应是“问句”,原句是“感叹句”译完还应是“感叹句”,切记不得改变原句的语气。  

总之,平常复习时,要训练学生多做一些高质量的文言文阅读题,要有一定量的积累,学生才会有好的文言文语感,才会有比较准确的判断能力,在高考中,也才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