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语文>> 高一>> 备课资料

备课资料

《故都的秋》学习札记

录入者:cgy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19日

《故都的秋》学习札记

                              

 

《故都的秋》是我们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课文。万事开头难,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同学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当课题形成之后,我们的同学或上网搜寻,或上图书馆查找资料,或品读秋味,或描绘秋景图,通过对课文的解读、对课题的研究、对问题的讨论,精神上走过了从朦朦夜色到初见黎明曙光的心路历程。

当然,当我们付出汗水时,我们学习得到了升华。

今天,我们在这里一起来交流一下我们的学习心得。学习心得应该包括两个部分,即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既然是交流,同学们可以把学习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提出来。让有所研究的那组同学为我们解答。同时也是对他们的一个考验。

 

首先,我们要请两位同学,选择他们自己喜欢的段落,用朗读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他们对课文的理解。

有请意凡同学朗读,紫兰同学伴奏。

下面出场的是盛晟同学,黄溯同学伴奏。

点评:两位同学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与作者进行了跨世纪的心灵沟通。传达出了郁达夫笔下(或说心中)故都秋天的况味以及对秋天的理解。(掌声)

 

下面,我们各学习小组继续进行学习成果展示(打开幻灯片)

 

第四组:达夫心上秋——寻找《故都的秋》中的“清、静、悲凉”之气

提问:一个逃避现实的文人,他的作品是不是与带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凉呢?你是如何看待郁达夫其人的?(其指郁达夫自己)

 

庭院秋景图

秋槐落蕊图

秋蝉残声图

雨后话凉图

北方秋果图

 

第四组同学把我们让我们的心蒙上了一层淡淡的悲凉。

 

我们已经渐入状态,下面就让第三组的同学引领我们

去欣赏奇妙的秋景图吧

第三组:文中有画,笔下有图—解读《故都的秋》中的风景图

提问:故都的秋景很多,如果让你选择,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景?why?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由情生。“花谢花飞花满天,

红消香断有谁怜”,林黛玉在悲伤的泪眼中才会看到那

纷飞的落蕊。而我们看到了落蕊是否已经泪眼朦胧了呢?
如果没有,还有机会,下面由第一组为我们点评。

第一组:字字透心凉——点评《故都的秋》中的精彩描写

提问:雨后话秋有一句,“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

最后,第二组同学将告诉我们文人与秋天的罗曼蒂克史。

第二组:文人笔下秋——由《故都的秋》而想到秋与文人的关系

提问:请问能否不文中的议论的文段(12段)砍掉?

 

四个学习小组的学习介绍到此就要告一段落。对于他们的出色表现,让我们再次用掌声表示感谢。

有人说,读散文要有一种初恋的感觉,就像是恋爱中的一方对另一方的感觉,你觉得她(他)要多美就有多美。郁达夫说“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而我们常说,好文章就是一枝奇葩,一坛佳酿,在半开半醉中领略是适宜的。
对于课文,我不做更多的分析,还是让大家感受一下初恋的朦胧吧——当然,是对文章的初恋。

 

作为你们的学习伙伴,为了较为深入地理解文章,我阅读了一些书籍和文章;并到网上查了大量的有关资料。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在解读文章方面也有了一些心得,由于时间关系,这里以资料形式分发下去,供大家参考、讨论和质疑。(分发资料)

这份学习札记只要的内容有:

一、学习过程中所参考的书目

郁达夫《自传》)(从中可以了解郁达夫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的生活,及其性格发展对人生和文学的影响)

《郁达夫散文》(散文集)(该书我曾读过,这次重新翻阅了其中的部分章节。是较全面了解郁达夫散文作品风格的好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章节)(从这里主要可以了解郁达夫的文学成就和地位,文学作品的主要风格及对后来文学的影响)

《沉沦》(一部被认为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

《漫谈郁达夫》(刘海粟)《郁达夫及其作品》(苏雪林)《论郁达夫》(郭沫若)等大量评论性文章。

《秋天的况味》(林语堂)《秋》(丰子恺)我愿秋常驻人间(庐隐)

(叶灵凤)《新秋随笔》(叶灵凤)等著名作家描写秋天的作品。

 

上网查资料情况:(这里只介绍两个有代表性的网址)

 

中学语文网中http://www.ykyz.net/yuwen/book3/chibifu/chibi.htm

秋天色彩:http://members.lycos.co.uk/xuy/azcn/files/art/qiutian.htm

 

二、学习的一些心得记录:有“悲凉之源”的探寻;

有“浓浓秋意”的体味;

有爱秋的“真情告白”。

(一)悲凉之源

秋天在大家的心中是怎么样的一个季节呢?以前,我从不曾了解我对秋的感情。但在读《故都的秋》这篇文章之后,我忽然发现,秋天就是我最喜欢的季节。不仅因为文学中有许许多多浓浓的秋味不断扣动着我的心弦;也有我自身的原因。夏天总是让略胖的我大汗淋漓,我无法欣然接受它的热情;冬天呢?可我又胖得不够彻底,无法抵御它的寒冷;对于一个已婚人士而言,春天有的只是怀念和回忆。由此我想到了秋与年龄的关系。这有丰子恺散文《秋》为证。

此外,作者的家国之愁、人生经历、性格特点、中国的悲秋传统都与作者笔下的悲凉存在很大的关系。欲知详情,请看手头资料。

(中学语文网中网对郁王的绝世之恋多有提及,由此,我曾想到是不是小两口儿闹崩了,他是带着被罚跪洗衣板而不愿跪的心情来的到北京的。但我终于没有找到证据)

 

(二)浓浓秋意

要感受浓浓的秋意,首先,我们在读文章时,灵魂要像贾宝玉入太虚幻境般遨游其中;仿佛看到了丝丝从树缝间漏下的日光;仿佛听到了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仿佛踏上了秋槐的落蕊;仿佛接受了秋雨的沐浴,仿佛品味了胜日的秋果。人行此境中,秋之意味自然而然地从你的心头滋生。该方法,老少皆宜,童叟无欺。

 

(三)真情告白

文章最后一段写道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这是郁达夫的真情告白,如此热烈的内心表白,不啻于热血青年愿意为国赴汤蹈火的慷慨誓言,不啻于青年男女爱情需要证明而做出山无棱江水为绝的山盟海誓。这种表达在郁氏的作品里很多。至于日记则更见得真切。作为使君有妇的郁达夫在追求王映霞遭到阻挠时,面对挫折,郁达夫是这么告诉自己的:

“我只在设想将来我与她的恋爱成就后的事情。老天爷呀老天爷!我情愿牺牲一切,但我不愿就此而失掉我的王女士,失掉我这可爱的王女士。努力努力,奋斗奋斗!我还是有希望的呀!”

郁达夫的真诚、坦率、勇气由此可见一斑。这也就不难理解文章中郁达夫的热烈情感了。

 

这份学习札记并不完美,还有很多值得质疑、讨论的地方,下面,大家可以阅读材料,欢迎课后进行讨论和质疑。并把问题反馈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