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教育教学期刊资料索引:语文2016年7月
录入者:zhangyp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23日
主题 | 篇名 | 责任者 | 刊名 | 刊期 | 页码 |
开卷 | 语文教学需要怎样的批判 | 凌宗伟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607 | 4 |
莫借“百度”秀“深度” | 张春华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1 | ||
我对语文教学为何这么执著? | 自永军 | 语文月刊 | 1 | ||
我们需要怎样的学情 | 李卫东 | 语文教学通讯 | 1 | ||
理论研究 | 语文教学创意的三个角度 | 章桂周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18 | |
语文教学中的"维纳斯" | 刘慧莹 | 21 | |||
质疑"长文短教,深文浅教" | 李明哲 | 24 | |||
高中生心理特点与语文教学策略 | 胥飞龙,阮志红 | 29 | |||
“尝试抒情”备教笔记 | 郑桂华 | 33 | |||
语言教学决策中文化体验的教学实践研究 | 张友文 | 65 | |||
信息化技术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 朱凤梅 | 75 | |||
高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评价策略 | 张旺雪,胡富存 | 77 | |||
生命化教学在语文课堂的运用 | 储茂华 | 80 | |||
语文微探究教学的文化传承与理解 | 冯为民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4 | ||
语文教学文化探究发微 | 徐晓彬 | 9 | |||
聚焦于“文化”的微探究教学——以《兰亭集序》的文化探究为例 | 崔晨香 | 12 | |||
文学经典教学的焦点选择 | 汤见光 | 15 | |||
从“兴趣”到“效率”——文言文教学的应有姿态 | 周康平 | 18 | |||
高中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误区及对策 | 陈育蔚 | 语文月刊 | 29 | ||
打破单一,凸显主体——关于改进高中生作文评价方式的几点思考 | 粟顺阳,陈楚敏 | 33 | |||
雅情·妙趣——基于课程视野的文言文情境式学习活动探索 | 杨艳琼 | 35 | |||
巧用教材中的一些隐性的错误 | 朱友林 | 39 | |||
评论性思维阅读教学法 | 张成华 | 42 | |||
诗歌鉴赏:比方法更重要的…… | 石月勤 | 46 | |||
浅谈语文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 | 王仰琼,洪斌 | 52 | |||
高中语文教育价值的四重叩问 | 胡立根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3 | ||
识别区和平衡术——摭谈语文学科中的“人文性” | 李仁甫 | 7 | |||
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的研究——以青春期情感关系辅导为例 | 戴耀红 | 25 | |||
浅谈教学中“重点扩散”现象的形成及其应对策略 | 谢家祭 | 29 | |||
情感滤清:诗歌教学的一种范式 | 陈兴才 | 31 | |||
优秀语文教师的三个维度 | 张玉新 | 48 | |||
IBDP语文课程评价方式对我国高中语文考试的启示 | 伍丹履 | 58 | |||
我是学者,我心系课堂 | 傅丹灵 | 语文教学通讯 | 4 | ||
师友相济数十年 | 蔡智敏 | 9 | |||
师魂:尊德性而道问学——《上课的学问》序(节录) | 潘新和 | 26 | |||
基于课标的语文课程意识自觉 | 官炳才,邹俊 | 31 | |||
多样活动 盘活课堂 | 杨琦晖 | 34 | |||
说课应着重把握的两个问题 | 傅凤龙 | 37 | |||
课堂教学 |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的命运 | 张晓勋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37 | |
贴合体式品读言语 移情入境体察阴晴 | 朱明坤 | 39 | |||
基于学生主动发展的语文课堂设计 | 史宏升 | 54 | |||
语文课堂无痕化生成资源的捕捉与利用浅探 | 许凤 | 56 | |||
高中语文必修与选修课程衔接的教学思考 | 王涛 | 58 | |||
高中古诗词文本品读微探 | 翟建勇 | 61 | |||
可视思维区别文言虚词的用法 | 李先慧 | 63 | |||
“一课三改”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 陈曦 | 68 | |||
《曹刿论战》一处注释商榷 | 罗琪翔 | 79 | |||
在“质疑”和“解疑”中实现教学相长 | 涂洁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7 | ||
以智慧之眼生成课堂的主问题——《我与地坛》教学思考 | 潘爱华 | 30 | |||
跟脂砚斋学评点——《林黛玉进贾府》创新课例 | 何欢兰 | 32 | |||
温暖与飞扬——对《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梦”的理解 | 余伟 | 35 | |||
一塘荷月 品味馨香——谈《荷塘月色》深度教学 | 龚胜权 | 37 | |||
明晰《拿来主义》教学的模糊点 | 孙慧丽 | 40 | |||
在经典重读中再收获——《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 袁爱群 | 42 | |||
引领学生走向文本的“远点” | 庞培刚 | 45 | |||
立足文本 回归体式——《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学札记 | 应永恒 | 47 | |||
紧扣体式 教出“序”味 | 林眉慧 | 49 | |||
《背影》“素读”:重点难点突破及意义 | 黄硕 | 语文月刊 | 4 | ||
《故都的秋》文眼到底是什么? | 赵振翔 | 9 | |||
一位下层老兵的心声——读《采薇》札记 | 刘波 | 11 | |||
从“俟我于城偶”说开去——《诗经·静女》备课启示 | 郭跃辉 | 13 | |||
“盖竹柏影也”到底是什么? | 江雪松 | 15 | |||
“对话”文本 深悟情思——兼及对《金岳霖先生》教学的思考 | 李小丽,陈智峰 | 17 | |||
从语言出发,感悟文章之美——《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语言探究 | 高爱敏 | 22 | |||
多元对话促进共同发展——以一次关于“义”的讨论为例 | 陈亚敏 | 27 | |||
《氓》课例赏鉴 | 占洁,茹清平 | 语文教学通讯 | 39 | ||
《氓》(第二课时)课例赏鉴 | 马丽华,耿文举 | 43 | |||
《涉江采芙蓉》课例赏鉴 | 袁海林,王世发 | 47 | |||
《将进酒》课例赏鉴 | 付幸,阳利平 | 51 | |||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例赏鉴 | 张世鑫,史建筑 | 54 | |||
《郑伯克段于鄢》课例赏鉴 | 杨子江,谭健文 | 57 | |||
《无端崖之辞》课例赏鉴 | 覃平,彭俊姣 | 62 | |||
《兰亭集序》课例赏鉴 | 王义翔,毛伟 | 66 | |||
《方山子传》课例赏鉴 | 黄善文,杨桦 | 70 | |||
《项羽之死》课例赏鉴 | 钟丹,钱金涛 | 74 | |||
《林黛玉进贾府》课例赏鉴 | 张衡,付琪 | 79 | |||
《错误》课例赏鉴 | 王存志,厉复东 | 83 | |||
“中国文化中的‘梅花’课例赏鉴 | 孙立权等 | 87 | |||
《南宋作家的阶层分化与文学新变》课例赏鉴 | 毛倩宜,朱昌元 | 92 | |||
《语式:讲述与描述》课例赏鉴 | 郑一舟,成旭梅 | 96 | |||
《拿来主义》课例赏鉴 | 刘卫平,张华 | 101 | |||
《荷塘月色》课例赏鉴 | 和淼,任海林 | 105 | |||
《鸟啼》课例赏鉴 | 顾乐波,褚树荣 | 111 | |||
《〈宽容〉序言》课例赏鉴 | 高祤骅,杨勇 | 114 | |||
《埃菲尔铁塔沉思》课例赏鉴 | 李耕漪,赵福楼 | 119 | |||
《小狗包弟》课例赏鉴 | 朱慧颖,曹公奇 | 123 | |||
《小狗包弟》课例赏鉴 | 高杨,朱武兰 | 127 | |||
《合欢树》课例赏鉴 | 王莹娟,方芳 | 131 | |||
《小团圆媳妇之死》课例赏鉴 | 井源源,丁亚宏 | 136 | |||
《丹柯》课例赏鉴 | 张春晓等 | 139 | |||
《写人要凸显个性》课例赏鉴 | 潘晓嫣,郭惠宇 | 143 | |||
“文言实词‘一词多义’——字形引申法推导词义”课例赏鉴 | 刘东明,蒋雁鸣 | 147 | |||
“激发写作灵感,让思绪飞扬”课例赏鉴 | 纪少昆等 | 150 | |||
阅读写作 | 用好文本——落实作文教学的底本 | 王宜仁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7 | |
议论文写作中升华论点的策略 | 黄世春 | 42 | |||
用体验铺就写作之路 | 严培娟 | 44 | |||
中学语文群文读写结合运用策略 | 常福胜 | 46 | |||
任务驱动型作文世学生成长的内在驱动力 | 邓辉 | 48 | |||
巧用教材,打开散文阅读的另一扇窗 | 王芳 | 50 | |||
让阅读的枝头绽放个性的花朵 | 杨虹 | 52 | |||
“我达标”:学生主动追求的目标 | 张一山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 | ||
共生写作课堂之五:思路共生 | 黄厚江 | 23 | |||
《锦瑟》的形式与意味 | 司晓峰 | 60 | |||
谈文学性散文阅读课教学的问题 | 陈正喜 | 63 | |||
语文阅读课的特点及价值追求 | 王玉忠 | 65 | |||
在“尺水”中“兴波”——高考记叙文写作技法之津 | 浦培根 | 67 | |||
新材料作文应如何引述材料 | 张持 | 69 | |||
学生作文:请让思想成为风骨 | 梁增红 | 语文月刊 | 56 | ||
反驳,让论证走向深入 | 丁升华 | 60 | |||
摆脱标签,彰显文采——议论文事例论据分析三部曲 | 卫晋丽 | 62 | |||
用自由丈量人生 | 时晨(作)赵宇杰(评) | 64 | |||
人生得意须尽欢 | 吴文雅(作)赵宇杰(评) | 65 | |||
亦是亦非说“沉默” | 田砀(作)孟晓东(评) | 67 | |||
温一壶沉默的酒 | 丁伊帆(作)孟晓东(评) | 68 | |||
馒头 | 张艺璇(作)张兴山(评) | 69 | |||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内涵解读与写作指要 | 欧阳国胜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10 | ||
因任务而作文,因作文而完成任务——“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核心要求及应对措施 | 林志强 | 13 | |||
就事论事,析事明理——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导引 | 施仁港 | 16 | |||
“完成任务型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 冯旭 | 20 | |||
项目写作的实践与思考 | 徐桦君 | 35 | |||
把脑科学原理引入语文阅读教育 | 严寅贤 | 39 | |||
基于文体特征教新闻 | 徐武敏 | 42 | |||
基于LICC模式的语文课堂观察 | 李军亮 | 45 | |||
走出中学记叙文写作的困境 | 蒋信伟 | 51 | |||
关于“义项联想记忆法”的设想——文言词“相”和“间”为例说明 | 王鑫 | 54 | |||
语文课堂,文化窗口,改革旗帜——2016年高考语文试题综述 | 顾之川 | 语文教学通讯 | 12 | ||
为什么我们都主张“整本书阅读”? | 余党绪,叶开 | 15 | |||
选择共生原点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 19 | ||||
选好共生原点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共生教学的操作策略之一 | 黄厚江 | 19 | |||
追求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共生共长 | 徐杰 | 22 | |||
聚焦和裂变:作文评讲课的共生追求 | 徐飞 | 24 | |||
新课改呼唤本真的阅读教学 | 原晓芳 | 语文教学通讯 | 159 | ||
试题研究 | 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Ⅰ卷质量分析 | 余雯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8 | |
2016高考作文试题宏观透视及微观解读 | 韩延明 | 70 | |||
高考文言文断句的解题技巧 | 戴伟,熊灵芝 | 76 | |||
行进在价值与思辨中——2016年高考作文题综述 | 阳运康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72 | ||
2016年江苏作文题点评 | 陈鲁峰 | 75 | |||
把握命题导向,促进语文教育发展——2016年高考全国卷作文试题评析及启示 | 陈维贤 | 语文教学通讯 | 154 | ||
资料参考 | 历史的个体化想象——白居易的历史之维 | 成旭梅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55 | |
隐逸难隐寂寥情——孟浩然《夜归鹿门歌》主旨别解 | 马瑞 | 58 | |||
“贴”与“帖” | 潘孝飞 | 26 | |||
"jue"乎?"jiao"也——《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觉“字音义辨 | 成中余 | 76 | |||
“德”为何物 | 邵慧 | 78 | |||
应让全文自始至终看到题目的提挈作用 | 黄兴东 | 语文月刊 | 72 | ||
如何读好“噫吁嚱”? | 雷声 | 74 | |||
“读文”与“读图”优劣辨析 | 张超 | 76 | |||
阅读教学的深度小议 | 曾庆甫 | 79 | |||
粤教版《鸿门宴》注释指瑕 | 程子俊 | 82 | |||
解读小说《远和近》的五个关键词 | 贾桂强 | 85 | |||
无隔不成义山诗——李商隐《春雨》赏析 | 曾坤 | 88 | |||
从“然并卵”等落选网络流行语看汉语的“正能量”效应 | 张善存,龙雷 | 90 | |||
“戮力”已下架,媒体多留意 | 张玉新,马殿荣 | 92 | |||
“追悔”幸福? | 宋桂奇 | 8 | |||
“令尊”的前面,能否加“你”? | 胡礼湘 | 26 | |||
“青阳”不止是洗发水! | 杨旭 | 32 | |||
再谈“非……不可”断后用及其使用条件——兼与李弗不老师商榷 | 王迎春 | 93 | |||
“九经”到底是哪几部? | 陈子衿 | 45 | |||
“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的“发明权”归于陈寅恪吗? | 王崇风,邱菲菲 | 55 | |||
何谓“九拜” | 孙凯 | 73 | |||
诗意语文:语文教育的大境界——尤屹峰先生新著《诗意语文教育观》管窥 | 赵炳庭 | 语文教学通讯 | 157 | ||
教研有得 | 我们的课可以更好——记一次智慧的集体磨课 | 张琳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51 | |
名著导读课的设计策略 | 候晓田 | 53 | |||
语文教学的趣、度、法 | 邱益莲 | 79 | |||
资讯 | 语文老师,请和学生一起读书!——广东省中学生语文读书活动教学研讨会成功举行 | 孙健 | 语文月刊 | 95 | |
索引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