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篇名 | 责任者 | 刊名 | 刊期 | 页码 |
开卷 | 中国科幻也有了经典 | 宋炳辉 | 中学语文教学 | 202007 | 1 |
| 美育与人生 | 蔡元培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 1 |
| 唤醒生命的语文课——读《语文课Ⅲ》 | 石焘 | 语文建设 |
| 77 |
| 让学习真正发生——读《怎样上出魅力家常课》 | 李佳坤,姜扬 |
|
| 79 |
|
|
|
|
|
|
理论研究 | 增强活动化的设计,促进演讲的学习——谈统编版语文八下第四单元编写理念与设计特点 | 韩涵 | 语文月刊 |
| 2 |
| 高中语文情境教学策略探究——以统编教材高一下第三单元为例 | 张丹柯 |
|
| 5 |
| 从经验感性走向理性认知——语文科经验型逻辑思维培养策略探讨 | 吴智勇 |
|
| 8 |
| 高中生语文审美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 曹晓媚,刘志立 |
|
| 13 |
| 浅谈如何在小说生活化教学实践中优化高中生思维品质 | 王光佑 |
|
| 16 |
| 以批判性思维训练助推论证能力提升 | 梁建国 |
|
| 40 |
| 基于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小说猜读教学实践研究 | 廖聪文 |
|
| 43 |
| 让现代诗歌教学回归语文教学本身 | 毛承延,剑男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 4 |
|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贬谪诗文艺术特色及情感类型 | 杨丽莹 |
|
| 90 |
| 统编本初中语文文言文选的文化精神研究 | 韩江雪 |
|
| 97 |
| 语文学习中的质疑 |
| 中学语文教学 |
| 4 |
| 浅谈语文学习视域下的中国质疑思想传统 | 陈军 |
|
| 4 |
| “学”贵有“疑” “教”重释“疑” | 任海霞 |
|
| 9 |
| 质疑与探究:文本批判与自我批判的双重掘进 | 余党绪 |
|
| 14 |
| 位卑未敢忘国 志趋无远弗届——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解读与设计 | 高兆娣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 4 |
| 多层面考量 助力任务学习 | 陈立今 |
|
| 7 |
| 如何教出“这一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 刘伟,甘云萍 |
|
| 8 |
| 深度学习任务群设计 | 张辅良 |
|
| 11 |
| 温情,悲剧的另一种推动力——《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边城(节选)》学习设计 | 曾婷婷 |
|
| 12 |
| 任务群教学的理性思考 | 孟凡军 |
|
| 15 |
| 古代诗歌教学的守正与创新(上) | 孙国萍,黄厚江 |
|
| 19 |
| 谈高中写作教学中的逻辑训练 | 胡修艳等 |
|
| 22 |
| 边缘话语的狂欢:我国当代语文教育的个体性言说 | 王超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 3 |
| 语文言说的理性形态与思维品质 | 成旭梅 |
|
| 9 |
| 译者的隐身与显现——语文教学中培养“原著意识”的三个实践 | 路颖颖 |
|
| 52 |
| 再说语文教学内容与形式 | 张心科 | 语文建设 |
| 19 |
| 论“真实语境” | 郑昀,徐林祥 |
|
| 23 |
| 文体差异和文气清浊范畴的提出(上)——细读曹丕《典论·论文》 | 孙绍振 |
|
| 48 |
| 《陈涉世家》在统编教材中的本源回归 | 张秀勤 |
|
| 52 |
| 《虽有嘉肴》“是故”当训为“于是” | 沈丽萍 |
|
| 55 |
课堂教学 | 在讲话训练中实现“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目标——以广东省惠州中学“新闻博览”讲话训练板块为例 | 詹德宣,崔绍怀 | 语文月刊 |
| 20 |
| 多点发力,读出发现的惊喜——《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指导 | 闫会才 |
|
| 23 |
| 整本书阅读与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以《巴黎圣母院》为例 | 尹超 |
|
| 28 |
| 把握苏轼的情感怀抱——对《方山子传》教学重点的思考 | 李卓 |
|
| 31 |
| 古诗文教学途径的探索 | 刘志慧 |
|
| 34 |
|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无巧不成书” | 熊纪涛 |
|
| 36 |
| 重拾经典,立德树人 | 刘恒友,戴虹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 41 |
|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单元:类型决定读法 | 陈琳 |
|
| 45 |
| 生长立意下的小学语文课堂问题与重构 | 孙国平 |
|
| 49 |
| 整本书阅读活动样式例谈 | 朱晓红 |
|
| 53 |
| 浅析王崧舟《枫桥夜泊》课例教学艺术 | 杨巧玲,胡立新 |
|
| 55 |
| 语文课堂中导入的点睛作用 | 沈移 |
|
| 58 |
| 例说文言文阅读教学灵活处理的方式 | 付胜芳 |
|
| 61 |
| 在想象中发展言语思维 | 王敏 |
|
| 64 |
| 关注文本细节,披文入深情 | 王超 |
|
| 68 |
| 八分之一与八分之七 | 徐昌才 |
|
| 70 |
| 初中统编版与人教版现代诗歌编写系统比较研究 | 杨丽可 |
|
| 73 |
| 走向无风无雨无晴之境 | 廖福良 |
|
| 81 |
| 《再塑生命的人》备教手记 | 赵军红 |
|
| 84 |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主题探究 | 周庆飞 |
|
| 114 |
| 一字立“骨”,读懂庄子 | 管炳才 |
|
| 123 |
| 《渔家傲》课堂实录 | 吕爱军 |
|
| 131 |
| 小屋大爱 | 张丽丽 |
|
| 136 |
| 对话意识与学生思辨性表达能力的提升 | 李丹 |
|
| 140 |
| 品读红色经典 传承白杨精神 | 李明哲 |
|
| 143 |
| 对比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张彬福 | 中学语文教学 |
| 27 |
| 《前赤壁赋》与《登泰山记》对比教学 | 陈立今 |
|
| 27 |
| 登向诗艺的巅峰——《已亥杂诗(其五)》的教学解读 | 姜胜 |
|
| 50 |
| 美女蛇故事的抒情功能与表意作用——兼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指归 | 张鸣 |
|
| 54 |
| 说不尽的“泪湿青衫”——《琵琶行》内涵意蕴探究 | 王州晗 |
|
| 58 |
| 《阿长与<山海经>》(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王正升 |
|
| 61 |
| 闲笔不闲有真意,留白无字胜有字 | 徐金国 |
|
| 63 |
| 《望海潮》教学设计 | 朱茂林 |
|
| 65 |
| 比较助读,走向文本深处 | 杨亚平 |
|
| 68 |
| 《荷塘月色》里终究有“我” | 邱俊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 25 |
| 《春江花月夜》创意教学 | 张婷婷 |
|
| 28 |
| 探寻水下的冰山世界——小说鉴赏与创作指导 | 张苏州,陈准高 |
|
| 30 |
| 从此无心爱良夜——《项脊轩志》教学谈 | 郭静娟 |
|
| 33 |
| 学生课堂演讲:综合性与实践性——兼谈语文学科的育人方式 | 郭斌 |
|
| 35 |
| “为时而著”作文教学思考 | 彭俊姣 |
|
| 37 |
| 反复诵读重感悟 缘景明情素养——《登岳阳楼》教学案例 | 李文俊 |
|
| 41 |
| 从“意图”到“实现”——普通高中语文统编教材使用中思考的几个问题 | 陈兴才 | 高中语文教与学 |
| 30 |
| 讲逻辑,把语文思维教育落到实处 | 徐飞 |
|
| 34 |
| 文本,生活,生命——新冠肺炎疫情下《一个人的遭遇(节选)》的情境教学 | 项香女 |
|
| 44 |
| 经典叙事学知识对高中小说教学的意义与价值 | 程晟 |
|
| 48 |
| “活动·探究”单元的教材设计、主要特征与教学实施 | 刘华 | 语文建设 |
| 4 |
| 关于新闻教学的几个误区 | 袁源 |
|
| 8 |
| 新闻单元怎么教才能更有实效? | 周群 |
|
| 11 |
| 以项目式学习突破“活动·探究”实施困境——以八年级上册新闻单元教学为例 | 杨葛莉,陈艳华 |
|
| 15 |
| 《夜归鹿门歌》课堂实录 | 安奇 |
|
| 28 |
| 润物无声,化知成智——浅谈诗歌教学的思路与策略 | 芈莹 |
|
| 32 |
| 统编初中教材鲁迅作品教学理念探索 | 王永祥 |
|
| 35 |
| 以《家》为例论创造性整本书阅读 | 周会民,陈薇 |
|
| 40 |
| 古典诗歌音乐性及其教学关键 | 叶长浩,黄伟 |
|
| 45 |
| 基于语文要素的主题学习实践与思考——以《女娲造人》中的想象教学为例 | 崔炳光 |
|
| 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