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美术>> 备课资料

备课资料

砚边漫步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07年04月21日

教学目标

  在关注和了解书法与社会、历史的密切关系的过程中,认识书法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通过对文字发展、书法演变的了解,认识书法在审美中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了解从事书法活动的各种物质材料,了解书法学习的基本常识,了解有关毛笔的知识和写字的正确姿势,从感性层面丰富对书法的认识。使学生能够多层次、多方向地去获得有关书法艺术的历史、文化、审美、评价等方面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进行思考、分析、表达,提高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活动分析

  活动一:是通过讨论或者调查访问的形式使学生认识书法的审美价值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的基础水平以及教师自身的特长等设计教学方式。如果能请一位书法家走进课堂与同学进行座谈,则更能活跃气氛,通过学生与书法家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兴趣,加快知识的传递。第一、二页的课文和图片提示了交流的角度和内容,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如西晋《对坐书写俑》、《履福堂》),可以从现代的角度去了解(如贺年卡),也可从书法家创作状态(如邀请书家现场示范)去了解。活动一中设置的“思考与交流”(欣赏《清平乐·六盘山》)着重指出书法是一种线条的艺术,线条的外在表现形式与其内在的精神情感有着一定的联系。课文和图片提供了一种多角度认识书法的通道,教师在引导学生对书法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后,将学生来自自身角度的各种不同认识和体会加以提炼与总结,使学生的认识更加清晰明了,形成对书法的较为完整与准确的看法。
  活动二:要求学生通过肩、肘、腕、指等部位的平稳协调来掌握正确并适合自己的运笔姿势。在训练运笔姿势之前,对第三、四、五页文字演变、文房四宝的知识有简略的了解,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感悟书法的丰富内蕴,建立书法的艺术观、历史观,增强学习兴趣。此活动可结合中锋、侧锋、出锋、藏锋等用笔的基本技法来进行(参看第二课的相关链接)。主张学生自我的体会,鼓励学生多试验、多尝试各种执笔方法,体会使指、腕等关节在书写时的各种状态,了解肘、腕、指在控制毛笔时的功能特征,了解它们之间的“合作”关系,找到适宜自己运笔的最佳执笔方式。教师应从书写便利的角度,提示学生保持相对放松的坐姿、站姿以及握笔姿势。特别需要强调悬腕、悬肘对于控制行笔方向灵活变化的重要性,并通过示范操作加深学生的理解,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握笔方式,为下一阶段的技能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基本思路

  以讨论、交流的方式贯穿教学,评价在活动中进行,欣赏、解读图片要与阅读课文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注重将学生的个人体验渗透到教学中,并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对个人体验进行梳理、综合,使学生能自己总结出书法的审美价值。对于教师传授的多种执笔方法,学生应普遍尝试(变换身体姿势、执笔高低等),最终根据自己所写字的大小、书体选择适合的方式。
 教学材料分析

  本课内容非常丰富,纵向涉及五千年中国文明史,横向涉及字体、书写工具、书写姿势等,目的是要学生从历史、社会、自然、民族多角度地观照书法,从而建构自我的书法文化结构,使学生明白如果不能在宏大的文化背景中去思考和认识书法,单纯从书写的角度去理解书法的话,认识必定是肤浅的,创作生涯也很可能是短命的。
  围绕书法审美价值的问题,教材通过富有激情的文字阐述和充满人文价值的图片展示,从书法与文化关系的角度,描述了几千年书法发展史,说明书法对于我们中华民族的深刻意义以及书法在世界诸多艺术形式中独特的魅力。《履福堂》是颇为典型的例子。怎样才能得到幸福和安详,对联作了注脚“孝弟传家根本,诗书经世文章”。这根植于中国人心底的传统伦理道德观与价值观通过严谨端庄的书法对联形式表现出来,显得多么庄严而凝重。图片以直观的方式,说明书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也说明了书法在空含环境中所起的作用。对图片的解读,在教学中能使一些概念性的东西“鲜活”起来。
  简略的文字和相关图片展示了书法的演变历程,使学生能以流动、发展的眼光来认识书法。书法是以线条形态构成的艺术,各种字体线条形态的丰富性,不同的线条给人的不同审美感受,有助于学生形成自觉的体验方式。只有以这种体验的方式来引导书法学习,这种学习才有原动力,才能贯穿人的一生。“木”字内容自然观的阐释,“牛、马、羊”字的演变过程,能帮助学生加深在这个问题上的理解。
  教材中展示文房四宝的内容,是为了使学生多角度地认识书法。通过耳濡目染,学生在欣赏战国时代毛笔图片的过程中,了解文房用具,感受贯穿中华民族发展的文化血脉以及其中流淌着的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纸、墨、笔、砚”在中华文化中,已经不是简单的写字工具,“书法”也不是单纯读书人、艺术家的专利,事实上,这一每个中国人都通晓的词组是检索中华文化的关键词。正因为它们这种特殊的文化地位,使得历代出现了大量的吟颂诗歌。这方面,教材也有节选(唐代诗人李贺咏端砚的诗句“踏天磨刀割紫云”)。
  对工具材料的认识和钟爱,往往影响到人们从事某种艺术的志趣追求和精神品位,也往往是人们创新探索的一个起始点。因为篇幅的原因,教材展示的材料不多,但可以引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从文化发展的角度认识书法历史的纵深感和厚重感提供视觉感受的介质。
  书写的姿势以图文相辅的形式,对要把握的精神状态和动作要领作了详尽的介绍,给学生指出了探索的方向和方法。

  甲骨文
  所谓甲骨文是指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大宗的甲骨文都是在河南安阳小屯殷墟出土的,它是商代后期字体的代表。商王盘庚从定都于殷(今河南安阳西北),直到纣王失国共经历了8代12王,273年。商亡后,变成废墟,故从此出土的甲骨文又称“殷墟文字”。因其内容主要是商王朝关于祭祀、天时、年成、征伐、王事等方面的占卜记录,所以又称其为“卜辞”或“贞卜文字”,还因为其大多是契刻而成,故还称“契文”、“殷契”等。1899年被王懿荣、刘鹗首度发现,是我国目前发现得最早的成熟文字。到目前为止,已出土的有字甲骨在十万片以上。单字近五千,而可辨识者仅一千五百余个。它是用刀契刻在坚硬的龟甲和兽骨上的,故刻时多为直线,即便是曲线也多由短直线接刻而成,线条两端略尖细,中断稍粗,基本为等粗的细线,因而显得瘦硬、坚实、挺拔、爽利,结体以长方形为主,象形意味较浓,带有强烈的图画感,稚拙与生动相伴,字的大小、字距与行距的疏密皆顺其自然,生动而不凌乱,一派生机。
  在晚商王朝二百七十年里,由于时代风尚与贞人契刻技巧等原因,表现出了不同的风格,近代文字学家董作宾根据卜辞中的“世系”、“称谓”、“贞人”、“字形”、“书体”等进行综合比较,归纳出甲骨文书法风格划分的五个时期。盘庚至武丁为第一期,以武丁时为多,大字气势磅礴,小字秀丽端庄。祖庚、祖甲时为第二期,书体工整凝重,温润静穆。廪辛、康丁时为第三期,书风趋向颓靡草率,常有颠倒错讹。武乙、文丁为第四期,书风粗犷峻峭,欹侧多姿。帝乙、帝辛之世为第五期,书风规整严肃,大字峻伟豪放,小字隽秀莹丽。郭沫若在《殷契粹编·自序》中指出:“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文字作风且因人因世而异,大抵武丁之世,字多雄伟,帝乙之世,文感秀丽……固亦间有草率急就者,多见于廪辛、康丁之世,然虽潦倒而多姿,且亦自然其一格……是知存世契文,实为一代法书,而书之契之者,乃殷世之钟、王、颜、柳也。”

  金文
  古代称铜为金,“金文”就是各种青铜器上或铸或刻的文字。青铜器包括礼乐器、工具、兵器和生活用具等,其中以礼乐器的钟和鼎最富有代表性,所以以前也把“金文”称做“钟鼎文”,因其不能涵盖所有的铜器铭文,不科学,现在已不用了。迄今为止,出土的先秦青铜器,铸刻有铭文的,据孙稚雏先生《金文著录简目》所载,约八千件,其时代从商朝一直到战国。金文单字,据容庚先生《金文编》所载,有3093字,其中已考订的有1894字,尚待考订的有1199字。金文和甲骨文是一脉相承的同一体系的文字,但由于历史的发展,它们在结构和形体上又有各自的特点。金文延续的时间很长,形体构造大体一致,因此,一般把金文作为西周和春秋时代通用字体的代表。

  西周·金文《散氏盘铭》
  《散氏盘》又称《人盘》。为西周厉王时期的器物,盘是盛水盥洗之器。《散氏盘铭》则是铸在《散氏盘》内底的铭文。清·乾隆初年在陕西凤翔出土。铭文19行,共计375字。内容记载人讨伐散邑,从而划定疆界、盟誓之事。它是金文中风格最自由活泼的一种,在这里,你看不到西周晚期成熟金文的规整,也看不到那种装饰性很强的粗线,线条纵逸遒劲,粗犷豪放,凝重而又带有行草的笔意。结构多取横势,字形扁圆,时有欹侧,造型奇姿百出,妙趣横生,字里行间的呼应,皆随势生发,和谐接贯。《散氏盘》是一件风格非常突出的作品,人称其铭文为金文中的“行书”。它和《毛公鼎》、《虢季子白盘》、《大盂鼎》并称为“四大国宝”。

  西周《大盂鼎铭》
  《大盂鼎》是西周康王时之重器,相传为清代道光年间于陕西眉县礼村出土。当时一同出土的为一大一小两尊鼎,铸造者都是一个叫“盂”的贵族,故将大鼎称之为“大盂鼎”,小的则称之为“小盂鼎”。《大盂鼎》铭文19行,291字,是现存文字数较多的巨制之一。其书法浑厚古朴、壮美诡谲,线条含蓄、凝练、圆润、遒劲,时有粗画和肥重的装饰性点团,是西周金文中的代表作之一。

  西周《虢季子白盘铭》
  《虢季子白盘》为西周宣王时的器物,传为清·道光时期在陕西宝鸡虢川司出土。铭文8行,共111字。记叙了宣王十二年(公元前816年)北伐狁大胜而归的一些事情。虢季子白因斩获巨大,受赏赐而铸此器,垂示后代。其书布白疏朗、空灵,字距、行距较大,线条变化丰富,笔意很浓,结体变化中求匀整,字形随大随小,疏秀独出。从笔法到结构都与后来的秦《石鼓文》有相通之处,从中可以寻绎《石鼓文》书法风格的渊源。

  西周《毛公鼎铭》
  《毛公鼎》为西周宣王时的器物。清·道光末年(1850)出土于陕西岐山。铭文32行,共计498字。为现已发现的先秦时期有铭文的青铜器中,铭文字数最多者。已属鸿篇巨制,其价值不亚于《尚书》的典、谟。同时也说明,这时文字记录语言的功能已显著提高。铭文内容记载毛公受命绥靖乱土,国王给他的训诫。从先王懿德讲起,到告诫勤政,最后到赐赏。行文洋洋洒洒,是典型的上古诰命。其书法为西周后期成熟金文风格的代表,用笔内敛,线条浑厚、古朴、劲健,结字端正严整、生动、有趣,布局行列规整,通篇气度恢弘。
  六国古文
  “古文”本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古文”是指小篆以前所有的古文字,甲骨文、金文都包括在内。狭义的“古文”则仅指汉代发现的古文经书上的文字。一般则专门用来指称战国时的六国文字。经过春秋长期的兼并战争,在春秋战国之际,我国已逐步过渡到了封建社会。随着奴隶时代的没落,那些记载征伐功勋、祀典诰命,期望“子子孙孙永宝用”的青铜礼乐器已渐衰落,而代之以日用器具。书写文字的主要工具已转为竹简和缣帛。六国古文种类较多,主要有简帛文、六国金文、货币文、古玺文、陶文等。“简帛文”,“简”指狭长的竹木片,“帛”指未经染色的缣帛等丝织品。据文献记载,殷人已“有典有册”,甲骨文作“”,像用绳子把一片片竹木简编缀起来的形状。文献中或假借“策”为“册”。西周铜器铭文常有“册命”(策命)的记载,把任命和赏赐的内容写在简册上,由史官宣读后,交给受册命的人,但简策容易腐朽,不易保存,目前能见到的简册大体是战国时代楚国的竹简。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
  这批竹简因为征集文物,故出土时间和地点皆不详。字体和书风都属于典型的楚国文字,与《郭店楚墓竹简》风格相近。此批竹简用笔迅疾洒脱,或藏或露,略有不经意的轻重变化,并在某些字中有类似金文装饰之重笔,转折处以转为主,间有折笔;结体奇诡难辨,扁方多变,取斜势,呈左低右高之势,有着强烈的流动感和节奏变化,与楚国文化的神秘气氛相一致。
  释文:之丘曰又情而亡望善之于差日四矢御之日义一氏心女结也信之文王■王才上于邵于天之

  春秋战国《石鼓文》
  《石鼓文》也称《猎碣》、《岐阳石鼓》、《陈仓十碣》、《雍邑刻石》等,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之一。无年月,刻石年代历来争论很大。近人唐兰则考为秦献公十一年(公元前374年)所作。可以肯定《石鼓文》为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遗物。唐初发现于天兴县(今陕西凤翔)三畤原。文刻于十个鼓形石上,高约100厘米,径约60厘米。每石环刻四言韵文诗一首,记述秦国国君游猎之事。现仅存二百七十字左右。《石鼓文》在书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它的字体与《虢季子白盘》及《秦公簋》等青铜器铭文一脉相承,是典型的秦国书风,并对后来秦代小篆的出现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本身的艺术成就也极高,体势整肃,端庄凝重,线条饱满圆润,结体方整匀称,已是完全摆脱象形图画意味的线条组成的符号结构。它受到唐以后历代书法家的一致赞赏。清代篆书大家杨沂孙、吴昌硕等都是得力于它。

  秦代《峄山碑》
  《峄山碑》为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东巡登峄山而立。传为李斯书。原石在山东邹县峄山,久佚。今存摹刻本。前为始皇诏,计144字,“皇帝曰”以下为二世诏,计79字,字略小。二世诏刻于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此碑端严遒劲,流丽俊美,线条挺劲,结体匀称,分间布白非常理性化。

  秦·小篆《秦诏版》
  《秦诏版》为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所作,小篆6行,共40字。所谓诏版,是指秦始皇和秦二世的诏书除了直接刻在权量上,还把诏书刻在权量上面所嵌的铜版上。清·吴大澂定名为“诏版”。秦权量诏版上的书体,以前被认为是“古隶”或“秦隶”,因有别于秦代的石刻文字(如《秦册刻石》等)的字形大小整齐划一,结构匀称,写法一致,笔画粗细均匀、圆转,而权量诏版上的文字则大多写法草率,笔画方折,行款错落,故南北朝时期著名学者颜之推、元代著名学者吾丘衍等都以为它是古隶、秦隶。诏版文字笔画方折是因为刀刻的缘故,写法草率应是量大需急,时间紧迫急就的缘故,它的字形结构与小篆仍是一致的,我们认为它就是小篆。诏版的这种字形大小不一、用笔方折、结体纵横取势一任自然、字形欹侧跌宕、行款错落有变、率真随意等历来是隶书家取法的重要对象。
  释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教学建议


  本课为欣赏、分析与练习相结合的综合课,立足于提高学生对书法的认识,使学生打破书法只是写字的思维模式,从人文内涵、艺术创造、审美修养的角度去把握书法,增强学习的兴趣。
  学习重点是要让学生认识笔法发端与汉字的实用书写,其形式则是因为历代书写者审美追求的积淀,所以书法范畴内的笔法既表现出为笔毫引动形式的原则性规定,又包含着民族的、历史的审美观念的积淀,即一体两面地包含着笔法技法及审美内涵。
  教学应扣紧重点,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要贯穿始终,在分析、比较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进行尝试性的练习,寻找结论和方法。教师不宜过早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参与并积极思考是最主要的教学手段。要重视图片、图例给学生视觉直观的感性体验,感性体验往往会引出一些有趣味的问题,成为探索性学习的开端。
  本课可以分为两个课时进行教学,这里对具体教学建议如下:
  第一课时:围绕书法的审美价值进行阅读、欣赏、讨论等漫谈式的交流活动。鼓励学生转换视角、敞开心扉谈出自己的体会,使学生常规地孤立地看待书法的角度得以转换。高中学生从媒体、展览、社会、家庭中或多或少得到过一些书法方面的信息,怎样分析认识这些信息,有助于学生建构新的书法观。教师要仔细地倾听,根据不同的意见作具体的引导,使学生从自我的体验中认识书法在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书法是以线条形态构成的艺术等等特点。在学生学习情感调动起来的基础上,做“思考与交流”(《清平乐·六盘山》)的活动。观察、感受、体验后再以活动的方式具体落实,是教学中重要的环节。动脑筋解决问题的过程,往往是直观感受的沉淀过程,是知识消化吸收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诗词内容、背景、线条形态、书写者的情感多角度地考察综合以后做出自己的审美判断。
  在学生通过对教材的阅读与体会交流,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欣赏、分析后,第二课时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基本认识,结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将视觉分析体验与实际操作体验有机地糅合在一起,加深并强化学生对书法的认识。邀请当地的书法家参与,现身说法是教学开展的主要内容。学生通过聆听书法家介绍自身的书法经历,描述对书法本质的认识,讲解书法技巧的一般知识,并现场演示,即兴创作。在创作示范过程中,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书家身体姿势、执笔方式、执笔的松紧、书写习惯、写字速度、蘸墨多少等等细节,使学生将课本知识与观察结果对照印证,巩固学生的认识。
  老师应鼓励学生多提问,以促成书法家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因为学生没有经过系统书法教育,再加上观察的结果可能与教材描述不相吻合,因此提出的问题可能出人意表。对此,教师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在给予学生肯定与鼓励的同时,在学生与书法家之间充当好沟通桥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