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美术>> 备课资料

备课资料

大 提 琴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07年02月08日

         

音乐与绘画之间的“通感”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跨艺术联通和感官的解放

(1)       本单元的三条主线——绘画平面构成的三元素:点、线、面

——抽象画的欣赏与创作

——音乐和绘画的比较及有机互动

(2)       本单元的核心知识点:绘画点、线、面的构成(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

  教学重点:“视——听”两种艺术之间的“通感”。

教学难点:运用点、线、面的构成,来表达视听艺术之间的“通感”。

              平行比较:音的四元素——高度、长度、强度、音色

音乐的构成要素:音阶、拍子、曲调(旋律)、节奏、速度、曲式、和声等

(3)       本单元的关键点:尽可能让学生全身心释放,耳与眼“自由开放”,让想象不再有“疆界”,启发学生对绘画与音乐基本构成的思考与理解,让他们寻找视——听艺术之间的“通感”和“共通性”。

(4)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辨析能力、动手能力、相互协作能力、跨艺术融通理解能力和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音画交会的人文“戏剧化”教学样式

(1)       通过现场即时的音乐听评和名画赏析,对学生诉诸听觉与视觉的双重“盛宴”,使美术课本身“艺术化”、“人文化”。

(2)       学生“反客为主”,老师“循循善诱”;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

成为课堂的“主角”并具“表演性”和“戏剧化”,而老师更像是“导演”。

       3) 学生分组:观摩、讨论、集体创作、竞赛、相互评比等。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审美能力和人生艺术化

(1)       情感:学生对艺术(音乐+绘画)的多重热爱与综合审美情结,用审美的“耳”与“眼”随时发现生活中的所有视觉符号和音响都具有艺术的内在可能和价值。

(2)       态度:理性与感性的有机结合,即分析能力与审美感悟的共同提高,使个人更具综合素质与修养。

(3)       价值观:“知行合一”,既有理论了解的深度,又有动手能力和集体合作精神。

二、 教学策略:

1、  教法选择:多元化启发

(1)       感官转化:引《荷塘月色》等文章,说明“通感”无所不在,人类自发或下意识的“艺术创造”无所不在。

(2)       视听联想:听音乐,让学生自由发表各种可能的“联想物”如b小调是黑色的;c大调是明朗的。举例:长笛乐音的牧歌性、喇叭乐音的战斗性;暖色调与冷色调等。

(3)       举例说明:举例罗铮、康定斯基等,进一步佐证本课重点。

2、  学法指导:趣味化、互动化实践

(1)       实物剪贴:同样素材,每组可剪贴成作品若干。

(2)       “听音画物”:将抽象的音乐“具像化”表现。

3、  课堂组织形式:戏剧化、赛事化、多媒体化展开课程

(1)       中央—周边式:环绕式剧场效果,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

(2)       学生趣味分组,“分庭抗礼”:以团队为单元,内部协作、外部竞争。

4、  教具应用:绘画作品、音乐作品、优秀学生作品、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设计:

本单元共分三个课时:第一课时——视听“通感”  (作品起兴      欣赏为主)

                    第二课时——音画交会      (手摹心追      创作实践)

                    第三课时——“戏剧”艺境   (团队互动      探源穷究)

 

第一课时(视听“通感”)

教学

环节

板书(屏幕显示)

教学程序

教学思路和方法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组织教学(1分钟)

 

 

 

1、  显示课题《大提琴》

2、  师生问候

3、  组织成六个小组按顺序环绕教室而坐

4、  检查学生所准备的道具及相关资料

1、  学生分组入座。

2、  学生整理相关的道具及资料,做好上课的准备。

 

 

创造课堂学习气氛

导入新课(2分钟)

播放一段大提琴独奏曲---(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1、  (听完乐曲)提问同学们这首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1、   答相关问题并提出疑问。

通过听乐曲及提问,自然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25分钟)

播放相关音乐,显示相关图片。

1、  分析大提琴的造型特点。引出点、线、面的组织关系。

 

2、  有趣的联系:

点——音符

线——旋律

面——和声(和弦)

3、  显示康定斯基的有关作品,阐述音乐与美术之间的“通感”。

如:b小调是黑色的

c大调是明朗的

4、  活动一:

听几段不同旋律的音乐。请同学们根据音乐旋律的不同寻找相对应的画面。

 

5、  展示优秀学生作业,师生共同分析。

 

1、  答相关问题并提出疑问。

 

2、  听音乐,找出相对应的画面。

 

3、  师生共同分析优秀学生作品。

1、    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地阐述教学重点。

2、    用富有启发性和想象力的教训方法形成教学高潮。

3、    引导学生突破教学难点。通过师生互动,使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 “主动”变“倾听”为“全身心的参与”。

学生练习(12分钟)

播放乐曲

活动二:

听一段音乐,请同学们根据音乐旋律的感受,运用点、线、面的知识,拼贴或画出相对应的画面。

学生根据音乐旋律的感受,运用点、线、面的知识,拼贴出相对应的画面。

结合感性素材,用直观形式来引导学生思考、理解。

教师小结(5分钟)

展示学生设计的作品

1、  请学生派代表上台展示作品并说明设计意图。

2、  教师小结,师生共同评出优秀作品,鼓励创新。

4、学生派代表上台展示作品并说明设计意图。

学生的展示与说明起到反馈信息的作用,教师的小结则是复习与鼓励。

 

 

教学漫笔——艺术,无限的想象空间

 

 

这次创新大赛我是本着学习参与的心态来参加的,但随着参与的深入让我感受最深的却是教与学相互促进、共同受益。本次创新大赛复赛的课题是《大提琴》,大提琴不是一种乐器吗?美术课题怎么叫大提琴呢?可一想,艺术是相通的啊,音乐、美术、文学这些艺术部类并无绝对的分域,如果感知这些的感官也是相通的,眼睛、耳朵、嘴巴;能听得懂、能看得懂、而且能用语言表达出来,这不是一种综合能力的提高吗?于是我就把它定位为——视听的通感。

这节课的主题是抽象画,平时我们很难跟学生诠释什么是抽象画,只能说是跟具象相对的,是由点、线、面高构成的等等,如果无法真正理解什么是抽象画,那更别提创作。用音乐与绘画两种不同的形式来表达同一种感觉,找出它们有趣的联系,如:点——音符、线——旋律、面——和声(和弦)等。调动视听联想:听音乐,让学生自由发表各种可能的“联想物”如:b小调是黑色的;c大调是明朗的。举例:长笛乐音的牧歌性、喇叭乐音的战斗性;暖色调与冷色调等。这种音乐和绘画的比较及有机互动,唤醒学生对艺术(音乐+绘画)的多重热爱与综合审美能力和美感建构能力,用审美的“耳”与“眼”随时发现生活中的所有视觉符号和音响都具有艺术的内在可能和互通性。同时,我在上课时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比如:欣赏康定斯基的《小夜》时,我就给它配上小夜曲,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听着音乐想象一幅同学们心中的“小夜”,其结果是师生都沉浸在视听的联想中,而学生想象出的一幅幅“小夜”更是让我惊奇不已,原来他们的想象力是如此的丰富,只是以前我们没有把它充分调动。从另一角度讲,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此基础上我安排了“听音画物”的课堂练习,又使学生尽可能全身心释放,耳与眼“自由开放”,让想象不再有“疆界”,启发学生对绘画与音乐基本构成的思考与理解,让他们寻找视——听艺术之间的“通感”和“共通性”。

课堂实践证明,调动学生们的所有视-听能力和综合想象潜能,同时多元、活泼地应用各种教学手段和媒介,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的现场效果,提升学生们的参与兴趣,还可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们的综合美感能力和创作激情及表现力。

 

 

 

 

评析:

音乐就是一幅画,而这幅画是一幅用音符(1234567)当色彩(赤橙黄绿青蓝紫)、旋律作线条所绘出的只能用听觉去观看的心灵之画。

贝尼特·雷默教授认为:“每种艺术都有自己的主要要素,音乐中有旋律、和声、节奏;绘画中有色彩、线条、质感;诗歌中有比喻、形象、韵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每种艺术又可以借用其他艺术的要素,再与自己的领域同化。”周永芬老师的课,正是充分利用大提琴本身的节奏韵律与造型美感,引导学生从“点——音符、线——旋律、面——和声(和弦)” 绘画与音乐两种不同的形式来寻找出它们之间有趣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周老师多元、活泼地应用各种教学手段和媒介,并通过根据音乐旋律的不同寻找相应的画和听音绘画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联想,带领学生遨游在美术与音乐的海洋中,去寻找它们之间的内在可能与互通性,唤醒学生对艺术(音乐+绘画)的多重热爱、综合审美能力和美感建构能力。

新课程强调学科综合,美术各种知识的综合、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美术与社会实践之间的综合。从教学实践中我们还看出,学科综合要真正付诸美术教学实践,光有理论依据是不够的,不可回避的外在条件至少包括:美术教师必须具备足够广泛的艺术修养,以便能清楚地看到他正在进行的教学工作同其他领域之间的关系;美术课教材所选内容及其编排方式等必须为美术教学遵循意识融合原则提供广泛的空间;学校必须提供必要的设备条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