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美术>> 备课资料

备课资料

变幻的自然万象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06年11月12日

教学目标

了解中外艺术家表现自然的各种独特手法;了解东西方园林的营造理念以及对园林的表现;了解中西方艺术家对光的理解和表现。

学习活动分析

本课共安排了两个活动,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内容以及“思考与交流”来组织完成。这两个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对艺术表现自然的多种手法有一个大致的认识。第一个活动是比较中国山水画与欧洲风景画之间的异同点。这个活动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的条件来进行,最好组织学生多搜集一些这方面的材料。这个活动可以采取图表的形式来完成,要求学生将所观察到的内容归纳到图表中。在完成过程中要注意,李唐的作品《万壑松风图》是中国南宋时期的山水画作品,它所采用的媒材是绢、毛笔和墨,在笔法方面运用的是中国山水画特有的皴法,构图上追求一种全景式的效果,有一种大山大水的气势。在自然观念方面,中国的山水不同于西方的风景,它不是对自然的客观描摹,而是强调艺术家把对自然的感受综合地表现到画面上,追求一种独特的意境。杜比尼是19世纪的法国画家,他的作品所采用的媒材是画布和油画材料,在构图上遵循近大远小的焦点透视方法,强调对自然场景的较为真实的再现。而在审美观念方面,杜比尼的作品追求一种静谧的、牧歌式的情调。除此之外,也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体验艺术家视点的不同:中国山水画讲究“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就是说要求观赏者进入到画面里慢慢欣赏,甚至假设自己就“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中,与自然十分贴近;而西方的风景画似乎是以一个旅行者的目光观看一片陌生的景物,虽然也很优美,但多少缺乏一点人与自然的融洽。实际上在17世纪以前,西方对风景画是排斥的。
关于颐和园和拙政园的对比,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中国园林的两大类别——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在规模、形制、营造观念等方面的异同。这个活动可以分小组去查阅资料,也要求学生用列表的形式来完成。这两座园林都是非常有名的,因此资料也比较容易找到。这两座园林中,颐和园是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之一,它是专为皇族服务的。因此它的规模与拙政园这一私家园林不可同日而语,而且在建造的理念上也有很大的差别。在比较的时候,可以结合教材与所查阅资料尽量比较得细致一点。
第二个活动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光线的变化对物体的形体与色彩的影响,在这方面研究得最深入的莫过于法国19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印象派画家们。所以这个活动可以结合本教材第二单元第5课《审美自律》的内容来进行。建议在活动之前,先回顾一下上述课程的内容。然后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日常生活的经验,通过列表的形式来完成这种比较。如果学生还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关于冷、暖色调的内容,以及印象派的基本观念。由于只对光色现象感兴趣,以一种科学而又虔诚的态度来记录瞬间的色彩,所以印象派画家都不太重视形体的刻画。这种态度也可以跟中国山水画来比较。

教学基本思路

人与自然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本课的教学目的就是要使学生了解艺术家们是如何运用丰富多彩的美术形式去表现自然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教材内容进行分类并加以条理化,使学生能够根据教材内容举一反三。最好先从表现我们经验世界中的自然入手,让学生了解中国的艺术家是如何根据自然的特征概括出不同的表现方法的,而西方的艺术家又是如何看待并表现自然的,以及中国画家对自然的独特处理手法——将景物人格化。接着分别围绕园林、光线以及幻境中的自然来讲述。在教学过程中,对涉及东西方艺术形态的问题,教师可以结合教材进行比较性的教学。

教学材料分析

教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中国的画家是如何根据自然的不同形貌来表现自然的。2.其他国家的艺术家是如何看待并表现自然的。3.中国所特有的将景物人格化的处理方法。4.东西方园林的营造理念与对它们的表现。5.中西方艺术家对光线的认识与表现。
本课主要分析了中西方艺术家对于自然的多种认识角度和表现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建议学生对教材进行较为深入的阅读与研究,但关键是要能使学生对教学材料举一反三。因为教材中针对如何表现自然这一主题,选择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来分门别类地讲述。比如教材所讲到的中国画家根据不同的自然地貌特征在山水画领域发明出了不同的皴法与处理形象及用色的方法就是较有普遍意义的事例。而将景致人格化、拟人化的处理在中国传统绘画领域也是比较典型的。这是因为中国人有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与自然有着特别的感情,人们(特别是文人)把亲近自然作为一种舒缓情绪或者提升人格的方法,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中国画家笔下的自然获得了一种生命力。
此外,园林这种独特的建筑艺术形式也是人们亲近自然的一种重要方法。围绕园林这一主题要让学生了解:园林是一种理想化的自然之景;中西方园林的营造理念并不相同,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同,这实际上与东西方人们对自然的审美趣味有着很大的关系。中国画家在绘画中表现的园林实际上就是一种理想与人格的体现。还有对光线的认识和表现也是艺术表现自然的一个重要的主题。中国的绘画不太重视对光线的表现,而西方艺术在对待光线的问题上,最早是从一种宗教的角度来认识,把“光”给神圣化了。而印象派的出现则可以说在西方艺术史上还光线以本来面目。

教学建议

“人与自然”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这个主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贯穿了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在美术作品的创作中,也有相当数量的作品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当然这些作品在与自然产生关联的时候角度并不完全一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

1.教师首先要对本课教学的切入点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和体会,教学要紧紧围绕“艺术中的自然”这一主题来讲述。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把重点放在一两幅作品上,而是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分类和概括,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艺术家观察自然时的视点,以及他们表现的侧重点主要放在什么地方。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分析,比如中国古代生活在南方的画家是如何表现江南的景色的,而生活在北方的画家是如何表现北方的景色的。此外,也可以进行东西方艺术之间的对比,使学生在比较的基础上认识到二者各自不同的特点。

3.教学内容不宜太过理论化,而应当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展开教学,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4.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之下,教师可以找一些录像资料直观地展开教学,特别是教材中关于“园林”这一主题的一些内容。

本课建议用2课时来完成教学。第1课时分析中西方画家表现自然的方式及其不同的观念。第2课时分析园林这种独特的“人造自然”的形式,以及东西方艺术家对光的表现。

教学资料

伊斯塔尔门 (古巴比伦)

新巴比伦王国在美术上的最大成就是在建筑方面。巴比伦城以其豪华壮丽而著称于世。巴比伦城北城墙大门上华丽的琉璃砖装饰,世称“伊斯塔尔门”。实际上是座四方形的高大望楼,望楼与望楼之间用拱形过道相衔接,使它显得更为壮丽:共有两重城墙,高达12米,两旁有突出的塔楼。城墙与塔楼的墙面砌的是藏青色琉璃砖,整个墙面嵌饰着瓷砖制成的野牛和龙兽形象浮雕共575个。通贯这条伊斯塔尔门的,是一条呈南北向的城内大道,这条大道也非常壮观,古代隆重的盛典游行行列都要通过这条大道,故称“圣道”。它用1.05平方米的石灰石砌成,中央用白色与玫瑰色石板镶拼,两边以红色石板镶拼,石板上还刻着楔形文字的铭文。巴比伦城的八道城门全用八个神的名字来命名的。北门所称的伊斯塔尔,是世界上最早的史诗——巴比伦英雄叙事诗《吉尔伽美什》中司爱情的女神。整个北门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各种金色的动物塑在藏青色琉璃砖上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它是那样高雅、素朴而又光彩夺目。这种墙面装饰与古代亚述宫殿内的装饰浮雕相比,显示了古代艺术智慧的一大跃进。以后西亚地区的伊斯兰教建筑艺术,在许多方面继承了新巴比伦的装饰风格。在琉璃砖的采用上,东方阿拉伯建筑从古代巴比伦建筑中获得了启迪。

基督下葬 (意大利)卡拉瓦乔

卡拉瓦乔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后,他的画上的明暗对比表现得更强烈了。往往背景的空间都陷入阴暗或看不透的黑暗中,人物形象不是部分被吞没,只露出某部位,就是完全暴露于光照中,黑暗用棕色和深褐色来表现。这种手法被称为“黑暗法”(意大利语为tenbroso)或者叫做“酒窖光线绘画法”。这幅祭坛画最初是圣玛利亚·德拉·瓦里契拉教堂的订件。描绘的是基督被钉死十字架后,由约翰、尼哥底母、圣马利亚与基督的两个女信徒给他下葬的悲剧场景:微弱的光线只照亮岩洞的一块大石板。在一片昏黑的背景前,约翰与尼哥底母慢慢地把耶稣赤裸的尸体放入墓中。背后站着耶稣的母亲玛利亚与两个女信徒。耶稣的尸体被光线照得透亮。整个场面俨然一个阵亡英雄或战士的下葬情景。耶稣的躯体画得强壮结实。脸上也显出刚毅的意志力。一张留短黑须的脸十分安详。气氛肃穆,悲怆而庄严。画家运用准确的解剖技巧表现了肌肉发达的尸体。惟有耶稣垂落的一只手提示他已没有生命。但这只下垂的手与被抬起的双腿,在画面上构成平衡的光感。尼哥底母在这里是卡拉瓦乔重点刻画的形象。传说他是法利赛人。曾于夜间见过耶稣,和耶稣谈论过人可否重生的问题。耶稣被钉死后,他前来帮助埋葬。画家把他描绘成一个上了年纪的农民形象。并把他画在前景主要位置,尤其展示了他的一双赤裸的大脚。为了加强整个形象的稳定性,这两只脚在前景上起着平衡作用。在这里,除前景上耶稣尸体与尼哥底母的生动形象外,后面三个妇女形象也处理得很有节奏,尤其是双手高举、脸上表现了悲痛欲绝的心情的抹大拉,她给画面增强了悲剧性。她哭肿了双眼,嘴唇半张,似在呼天抢地。圣母包着头巾,面容消瘦,她从约翰的肩后伸出一只右手。这只手被光照射着,因而使分布在右边的受光部分取得均衡。同时这只掌心向下的手又起着对这幕下葬悲剧的指挥作用。中间一个玛利亚形象画得很美。她显得楚楚动人,娇弱可爱。她是拉撒路的姐妹。一个质朴的农家姑娘,她正低着头,沉浸在悲痛之中,右手用手帕紧擦着眼泪。梳着中间分缝的并在脑后盘上小辫的发式,更使人感到这个形象的写实性质。所有人物,除了约翰的脸部沉入半阴影中外,都有清晰的受光部位。画家是做了一番精心构思的。在色彩上,衣服的红、蓝与皮肤的苍白也形成了一种鲜明的色调对比。这使英雄下葬的悲怆气氛,与四周的黑暗构成了强烈的冲突。当这幅画公展时,不仅使卡拉瓦乔的崇拜者心悦诚服,连他的宿敌也不得不承认画家高度的艺术修养。

圣特列萨 (意大利)贝尼尼  

乔凡尼·贝尼尼是17世纪意大利巴洛克艺术的代表。作为一位受宠的雕塑家,他的艺术道路是一帆风顺的。1615年,他为大主教萨道尼制作肖像雕刻,其时才十七八岁。自此以后,他一直受到教廷的保护。此件组雕完成于1652年。与他前期那种歌颂性雕刻迥异其趣。特列萨是16世纪时西班牙的一个修女。少年时因患了癫痫,就潜心修炼,侍奉上帝。每当病发时,人就失神落魄,脑际幻觉丛生,此时据她自诉,她能看到种种奇迹。后来她过着隐居生活,空时便把自己每次昏迷中的幻觉记述下来。这份自述流传到17世纪,教会便利用它来宣扬宗教的神秘主义。并把这位修女封为圣徒。此事在民间深有影响。贝尼尼运用他那熟练的大理石雕凿艺术,把特列萨作成在昏迷中祈求爱欲的神姿:她的手脚松垂,身子横卧在云中。她脸色苍白,嘴角微启,两眼轻合,在朦胧状态中似乎梦见了一个小爱神模样的少年天使在用金箭向她的心口刺来。这是特列萨在她的笔记中的自述。笔记中还写道:“我感到这枝箭头已刺透了我的心。当他把金箭抽出时,我感到好像在抽我的心那样……这时我感受着一种无限的甜蜜,我很想把这种痛苦永恒地继续下去……”特列萨在雕塑家手下成了一个象征性形象。他刻画出了笔记里所写的那种少女复杂的内心感情。把神秘的病态变为一个在朦胧意识下女性对爱与欲的痴迷状态。她的昏迷与神志失控,是少女思春的典型体现。雕塑家用坚硬的石块表达出女人的心灵底蕴,但这一切在神秘的宗教外衣下被伪装了。这确是一件独特的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的作品。在意大利,当时禁欲主义的痛苦折磨着无数渴求幸福的少女。贝尼尼洞察到这个“圣女”心灵深处的欲望。那个象征幸福的小天使以一种优美的舞蹈动作,把箭刺向特列萨,他与特列萨的仰卧姿态构成了和谐的节奏,即痛苦与幸福即将碰撞、两种感情就要交融前的节奏。观者如了解这一点,鉴赏时便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贝尼尼领悟到特列萨的笔记中的“刺透了心”的内涵乃是少女渴求爱情的秘密,根本不存在什么神秘主义。贝尼尼那圆熟的雕刻技巧尤其表现在圣女雕像(尺寸与真人等大)身上的复杂衣褶上。大面积的皱襞与下面表现云朵的细节,大大减轻了大理石的沉重感,一切似乎都在飘浮着。巴洛克雕刻的装饰特点是人体动作的复杂曲线和强烈的明暗对比关系。当这尊组雕被安置在祭坛上时,上部还加了一束镀金的金属条。在灯光的照射下,这些金属条的反光正洒落在雕塑上,增强了雕像的戏剧性效果。《圣特列萨》可以说是贝尼尼艺术的又一里程碑。他以独特的艺术构思标志着意大利巴洛克艺术的极盛阶段。

林阴道 (荷兰)霍贝玛

霍贝玛(1638~1709)是鲁伊斯达尔的学生,在技法上受到业师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最后形成的艺术风格并不相同,也没有如鲁伊斯达尔那样多产。一般说,鲁伊斯达尔的风景画情调倾向于忧郁和悲凉,而霍贝玛的画面则显得明朗和素朴些,也洋溢着一种较为欢快的气氛。这主要是,前者多描绘荒丘与沼泽,银灰色的天空和苍茫的平原;而后者的每一幅画,就像一首牧歌,有淡雅的泥土气。乡间的宁静别有情趣,令人陶醉。尤其是这幅《林阴道》(又称《米德哈斯尼斯的小道》),在这方面发挥得更加精心、细致,也最为人们所称道。它描绘的是一条极为普通的泥泞村路,上面印着许多深浅不同的车辙,两旁排列着细而高的树木,彼此参差错落,既是十分对称的又是富有变化的。小道的另一头,一个村民正牵着一头牲口站着,在右边的一条叉道上,有两个一边谈话一边走着的农村妇女;右侧近景上是一块种植园,一个农妇在修剪枝条。地平线较低,天空留出的位置就多了,画家有更多的可能去描绘云蒸霞蔚的美丽的上空。这样一幅看来平淡无奇的画面,何以有这么大的艺术魅力呢?凡是一幅好的风景画,总是情与景相交融的。霍贝玛是一位对故乡怀有浓厚情感的田园风景画家。他一生的作品虽然不多,可是对每一幅画,他都做实地观察,认认真真地去体验大自然的美与诗意。《林阴道》展现了一种乡野景色的平远透视美。画家用诗的语言再现了这种具有强烈透视感的田园景色,给观者心灵以舒畅的美感。极目远望使人心旷神怡,两边是那样的对称,显得很平稳,可是那细微的、有节奏的、多样又统一的各种细节,却像钢琴上发出的跳跃的强弱略有变化的音符,丝毫也不平板单调,相反,显得轻松愉快。你看,成行的树木是错落有致的,近景的深色树丛与种植林疏密相间,在远处,左旁有一座教堂的尖顶,右旁是两幢高顶茅舍,这一切都经过画家的精心构思。严格的透视消失点,把观众的心情也带向远处。由于这幅画成功地表现了焦点透视的技法,所以在美术技法教学上一直被用来作为古典的示范作品。

孟特芳丹的回忆 (法国)柯罗

从1828年起,柯罗开始在法国各地旅行。这时他所创作的风景画无论在诺曼底、庇卡底,还是勃艮第以及巴黎附近所撷取的风景题材,都充满着一种抒情味。许多作品显示了写生准确、调子明朗的特色。但这些风景佳作一度也不受沙龙的欢迎。学院派的传统审美观是偏嗜历史寓意的,景物中要求有严肃的人为的暗影,色彩可以虚构。而柯罗所强调的是个人对景物的亲切感受。无论景与人在他的画上,都具有梦幻般沉思的特色,一切自然之物都被笼罩在透明的薄雾之中,这一幅《孟特芳丹的回忆》,就是他晚期最成熟,也是最具代表性的风景杰作之一。孟特芳丹位于巴黎以北桑利斯附近,柯罗当年曾涉足那里,感受过那一片花园景色的美。这幅画就是艺术家对这一美景的回忆。画面展开在湖边森林的一角,晨雾初散,清新的林地与湖面的水汽构成一种温暖湿润的大自然感觉。右侧一棵巨树占去画面约五分之三,对面一棵小枯树与它相呼应,加强了画面的平衡感。树枝朝着一个方向倾斜,显得和谐而富有节奏。两树的中间显现平静如镜的湖面。和煦的阳光从树叶间散落到草地上,点醒了四处绽开的红色小花。一个穿红裙的妇女面朝着左侧的那棵小树,仰着头举起双手采摘着树干上的草蕈。在整幅画上,这三个人物显得生意盎然。画家虽把他们都处理在一边,但却疏密有致。柯罗画风景,常常喜欢在前景画上几根柔弱斜倚的树枝,来加重画面的抒情性。如这幅画中左侧的那棵小树,也属这种情况。你看那小树歪扭的姿势,显然是由于微风的长期吹拂所造成的。它倾斜的枝干更显出婀娜多姿的舞蹈美,给整幅画平添了无限诗意。妇女的红裙与头巾是全景的最强音。细细品味此画,观者几乎可以听到细枝与树叶的瑟瑟声。这种大自然的情趣绝不是梦幻却胜似梦幻。画家完全用暖色铺染画面,整个色调显得细声细语,没有激情,只有和谐。如果没有画家对自然美的强烈感受,是难以给人们留下这么多难忘的印象的。这是一幅理想的风景画,也是一幅真实的抒情画。柯罗的风景画,在色彩运用方面,用得最多的是银灰色和褐色调子,因这类色彩具有宁静感,能使灿烂的阳光或弥漫的晨雾展现得更富诗意。热爱自然是画风景的首要条件。柯罗十分热爱大自然,他曾说:“艺术就是爱”,“当你画风景时,要先找到形,然后找到色,使色度之间很好地联系起来,这就叫做色彩。这也就是现实。但这一切要服从于你的感情”。这简短的几句话,也许正是柯罗的风景画的全部秘密所在。

卢昂大教堂 (法国)莫奈

莫奈曾经围绕卢昂大教堂创作了二十余幅不同色调、不同情绪的作品。在画卢昂大教堂时,莫奈有时把画架放在卢昂时钟大街一角的一幢房子里,有时就干脆在大桥的马路上,面向教堂的西大门。从黎明的薄雾画到昏昏日落,不断在好几幅画布上记录建筑物在阳光下的反射光变化。庄严的哥特式教堂在他的眼里,成了一簇充满着色彩旋律的光的结晶,人们已经看不到建筑物本身的结构,只有一层刺眼的复杂的反射光。他自己说:“我曾画了一辈子塞纳河,在一天每一个时辰,在每一个季节……我从未对它感到厌倦,在我看来它总是变化着的。”法国作家莫泊桑在一封信中曾记述了他所目睹的莫奈在绘制“连作”时的情景:“我常常跟随莫奈寻找他的印象……说实在的,他不再像是画家,倒像是一个猎人。孩子们跟在他后面,携带五六幅取材相同,但表现着一天中不同时间和不同效果的油画。他根据天色的变化,把这些画布接过来轮流地画着。画家就这样坐在对象前,等待着阳光和阴影……”壮观的建筑形象,完全被强烈的反射光冲淡了,看了令人目眩。建筑物本身的结构似乎被一层厚厚的光所包裹。其实,他是在深思熟虑中完成的。

溪山行旅图 (宋代)范宽 
 
“中国所有之宝,故宫有其二。吾所最倾倒者,则为范中立《溪山行旅图》,大气磅礴,沉雄高古,诚辟易万人之作。此幅既系巨帧,而一山头,几占全幅面积的三分之二,章法突兀,使人咋舌。全幅整写,无一败笔,北宋人治艺之精,真令人倾倒”,相信每一位有幸欣赏此图者,均会产生与徐悲鸿同样的观感。这幅被董其昌誉为“宋画第一”的名作,突出的特征即为在雄强浑厚,峻重苍老。《溪山行旅图》一改常规构图,迎面耸立、雄壮浑厚的大山头被置于画面的主要位置,顶天立地,极具质量感,生成一种撼人心魄的视觉效果。山巅茂林密树,山谷飞瀑如练,直落千尺。山下空濛一片,衬托出怪石嶙峋的冈丘;丘上杂树丛生,树隙间楼阁隐现。山脚流水潺湲,山路上驮队纡行。在画幅右下角草丛间,有“范宽”二字款,诗塘有董其昌“北宋范中立溪山行旅图”题字。作品中,山如铁铸,山石轮廓以颤涩的侧锋线条确立体势,用线有断有续,如同铁条。内轮廓石纹用匀直方硬、短条子式的雨点皴点簇而成,把秦陇一带山石粗糙厚重的质感表现出来了。画风严谨写实,笔法雄伟老硬,墨色厚重沉稳。北宋中期著名画家王诜曾同时观赏李成、范宽的画作,认为恰好是“一文一武”。因为李成的作品“墨润而笔精,烟岚轻动,如对面千里,秀气可掬”;范宽的作品则“如面前真列,峰峦浑厚,气壮雄逸,笔力老健”。范宽此作正是“武”的代表。顾复以为:“谛视此本,则举世所谓宽者,不足记也。”范宽,一名中正,字仲立,因为性情宽缓,故以“宽”名。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山水初学荆浩与李成,后有所领悟,“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于是深入终南、太华一带的崇山峻岭,“览其云烟惨淡、风月阴霁难状之景,默然与神遇,一寄于笔端之间”,成为与李成、关仝齐名,“智妙入神,才高出类,三家鼎峙,百代标程”的大师。

禽兔图 (宋代)崔白  

崔白,字子西,濠梁(今安徽凤阳)人。熙宁元年(1068)应征入画院,与艾宣、丁贶、葛守昌等合画殿庭屏风,得到神宗激赏,神宗诏令留于画院,因“白自以性疏阔度,不能执事,固辞之”,特许“非御前有旨毋召”。崔白初任学艺学,继升待诏,活跃于仁宗到神宗元丰时期。崔白工画世俗人物、道释鬼神、山林走兽,创作过不少壁画,而以花鸟画成就最高,作品最多。宣和内府收藏其作品241件,绝大多数为花鸟画。崔白秉性疏放,以画残荷凫雁、野情逸趣闻名,与流行的“黄家富贵”画风大异其趣,打破了在画院里保持了近一个世纪的黄体画风的统治和垄断,给宫廷绘画创作带来了新鲜的空气和养分。崔白所作花鸟多处于严酷的自然环境中,花鸟草木之间,有着一定关联。《禽兔图》描绘秋冬之交的山野情景。旷野风急,枯木荆枝摇曳劲挺,衰草小竹瑟瑟作响,一只山鹊闻声惊飞,另一只栖于枯枝,站立不稳,对着树下的野兔喳喳叫唤。土坡上出洞觅食的野兔悚然受惊,轻举一足,蹲伏于地,回首仰望,姿态生动有趣。画面上禽兔刻画细腻,严谨而又灵动,工细而不呆滞。枯树、败草、细竹、坡石工写结合,笔墨酣畅雄健,充满肃杀凄凉的气氛,令人联想到欧阳修《秋声赋》中对肃杀秋色的精彩描绘。

后赤壁赋图 (宋代)乔仲常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苏轼贬官黄州,秋冬之际,两次夜游赤壁,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前后《赤壁赋》。《后赤壁赋图》长卷分九段,以连环的、演进的、图像的形式展示了《后赤壁赋》的内容。每一段中都用秀雅的行楷题相应赋文,形断而气连。第一段绘黄泥坂上,枯树萧索,东坡携二客到江边,书童与舟工交谈,江水浩淼。为了表现“人影在地,仰见明月”,作者特意用淡墨绘出人影,这在中国古代绘画中极为罕见。第二段绘院落廊庑,苍松虬劲,东坡“归而谋诸妇”,“携酒与鱼”辞妻而去,院前有一山道通向山中,院后杂树丛林、巨石怪崖。第三段,东坡与客“复游于赤壁之下”,置酒携樽,坐悬崖峭壁之下,共赏“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美景。第四、五、六三段相连,绘东坡独自“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巨石壁立,深林茂密,“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第七段绘江天空旷,一舟中流,孤鹤横江飞来,掠舟而过。第八段画东坡“就睡”,“梦一道士”,依然是前面那个院落,东坡曲肱高卧,而榻前又画出东坡与两位道士对坐谈话,现实中的东坡与梦境中的东坡同时出现,令人产生庄周梦蝶、恍惚迷离之感。最后一段画东坡“惊悟”,“开户视之,不见其处”,惟有山水树石,东坡怅然若失。此图无作者款印,从题跋中知悉作者是乔仲常。乔仲常,河中(今山西永济)人,活动于北宋后期。

万壑松风图 (宋代)李唐  

李唐(1066~1150),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人。北宋末年他在宫廷中的翰林图画院作画。后又入南宋画院任待诏。《万壑松风图》描绘的是中国北地山水雄浑壮丽的景色。画面上部,一主峰迎面屹立于中央,山形凝重,气势撼人。山腰有云气缓缓浮动,与岩石的坚实峥嵘相映成趣,也更见山峰的高耸劲拔。紧靠主峰,影影绰绰直立着几座远峰,传达出一种千山万壑的不尽之意。画面下部,画幽深的山谷,其间盘根错节,长满松树。它们三五成群,错落有致,盘虬之势,历历可见。谷间的青松与山头的密林相互呼应,给峰峦上下带来了苍翠的色彩,也带来了蓊郁蓬勃的生气。山坳深处,有清泉逶迤盘旋,时隐时现,转到山麓,汇成了湍急的溪水,于乱石丛中奔流。画中景物如此真切,如此富于感染力,以至于观赏者觉得仿佛置身山间,听见了潺潺流水和阵阵松涛,呼吸到带有松树清香的新鲜空气。当然,这幅画最动人之处,还在于它能将常见的高山、流水、白云、青松等景物营造成一个宁静似太古的艺术境界,让人们深切地感知和体悟到自然界的永恒和伟大。此画面章法上讲究宾主、虚实、藏露等的辩证关系,因而给人的感受是堂堂正正、气象森严,同时又不乏生动之致。笔墨的运用能依据物象形态、肌理的不同而变化。如对山石的皴擦勾斫,或似刮铁,或似斧劈,或似马牙,路数虽多,却能转接自如,浑然天成。画家深厚的艺术功力于此可窥见几分。观者若稍加注意,还可看到画面一座远峰上有“皇宋宣和甲辰春河阳李唐笔”的字样。这表明此画为1124年的作品。其作品构图多用截景之法,笔墨更趋简括豪放,并独创大斧劈皴。他新创的水墨苍劲的画风几乎笼罩了整个南宋画院,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流风余韵后来传入日本画坛,还形成了不小的势力。正因为如此,人们不仅承认李唐是一位大画家,尊他为“南宋四大家”之首,而且还认为他是一位承前启后、开宗立派的绘画大师。

风景 (法国)克劳德·洛兰

克劳德·洛兰(1600~1682)是法国继普桑之后的又一位古典主义大师,是法国古典主义风景画的奠基人。洛兰本名“克劳德·热莱”,生于法国商巴涅一个名字叫“洛兰”的偏僻农村,从小家境贫寒,父母早丧,9岁时,跟随一个杂耍班子过起了流浪生活。为了永远纪念生他养他的故乡,从此便用起了“洛兰”这个名字。短短数年,他的流浪足迹遍及了法国、德国、西班牙,后随商船来到了意大利,地中海式国家的热情深深地吸引了这个少年的心,尤其是一个世纪前的伟大艺术奇迹和旧日罗马帝国的宏图遗迹更使他产生了未尝有之的冲动。在从威尼斯到慕尼黑的游览其间,他在悉心研究着历史文化,并对古典艺术庄重和谐产生了强烈的兴趣。27岁时,他在罗马定居,成为以画雄奇的古代逸事出名的画家。洛兰以风景画而著名,尤其受到欧洲上流社会的偏爱。甚至许多著名的建筑物与他的名字也连在了一起,如凡尔赛宫、梵蒂冈宫等。 洛兰创造了一种介于历史与梦幻之间的艺术模式,即“理想化的风景”。风景中,略略点缀一些宗教和神话人物,既富有神话诗意,又带有浓厚的传统色彩。在清远幽碧的蓝天下,阳光温柔朗润,似乎遥远传说中的音籁正悄悄地传送过来,连接着苍茫大地和形若蝼蚁的众生,将冥冥世界的不可思量拉进了画里。而浓淡参差的光感把观者的心绪传达到天际与天地间充盈的万物——历史在运动。洛兰热情地歌颂着自然澎湃的伟力,但这种伟力却是在人力的支配下才变得美丽而多彩,长期的海港生活经历使他对大海产生了深深的眷恋之情,以多情的笔触描绘着这造物主最伟大的宠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