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办学特色>> 国际交流>> 媒体报道

媒体报道

泉州七中国际青少年夏令营简讯

录入者:bangongshi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08日

德国学生聊成才 65%的高中毕业生愿意读职校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德国人喜欢三五人围成小组,聊共同话题,中国人更倾向众人欢聚一堂,讲究气氛热烈;德国人发表意见直截了当,中国人可能会先客气绕圈子、婉转表述;周末,德国大街上相对冷清,中国大街上人流拥挤;在德国人的家庭里,不会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几个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的情况……

  几天来,经过城市游戏、汉语学习、武术学习,德国学生对泉州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新鲜感之后,他们开始深入生活,探讨中西差异。

  在德国,有65%的学生高中毕业后选择读职校。这是为什么呢?昨日,在国际青少年夏令营中西文化对比课堂上,德国学生说出了他们的理由:职业教育学费低、动手能力强,毕业后薪金高、待遇好,因此成绩好的学生大多首选职业教育,其次才选择读大学。而在中国,情况恰恰相反,学生读职校,大多是因为没有考上好的大学。

  据本次夏令营德国方面的带队老师Marc介绍,德国主要实行双元制职业教育,学生与企业签订职业教育合同,教学分别在学院和企业里进行,一般3个月轮换一次。学生在学习期间不仅不用交学费,而且每月还可以得到由企业提供的生活津贴及法定社会保险。

  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企业进行实践技能操作培训,很大程度上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从而减少了费用并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随即投入工作。因此有65%以上的学生选择读职校。

  Marc说,在德国人看来,只要大家都敬业,都能完成本职工作,社会就会发展和进步,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和门户之别。同时,德国各种职业间的实际收入差距不大,只要诚实劳动,都会有相应的收入和发展空间。在德国,认真学习一门技能并在社会上立足的氛围甚为浓厚。这也是职业教育能够盛行的重要缘由。

  泉州七中国际部老师对此表示,了解、学习国外的教育方式,对国内教学体制改革有很重要的意义,只有改变观念,才能不断提高和发展 (本网记者 叶碧玉 通讯员 苏超群) 

泉州学生和德国学生做花灯 缺谁都做不出

 

 


德国学生说,我做的花灯漂亮不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经过写毛笔字、包饺子的考验后,前天,参加国际青少年夏令营的德国学生们玩起木偶和花灯,与闽南民俗文化第一次亲密接触。

  当天,在丰泽锦绣庄民俗艺术园,学生们亲眼目睹了工人手工刺绣的全过程。这边,五色的线在缝纫机针头的带动下,在布面上来回穿梭,不久就织成一片片图案;那边,工人们手持刺绣针,一边往画好的图形区域内填上棉花,一边熟练地穿针引线,就绣出立体的金龙和舞狮。看得营员们目瞪口呆。

  “‘字在中文里和世代谐音,这是祈福后代平安如意。泉州七中的老师用英文向他们介绍香包上袋袋平安四个字的意思。

  来到一排唐装面前,德国学生们像发现新大陆一样,争先恐后地试穿起来。男生穿起对襟外套,戴上圆顶小帽,对大家作了个揖,甚至还拿来一把小花扇摆出各种造型,引得营员们一阵尖叫;女生也不甘示弱,套上鲜艳红火的斜开襟式小外套,分外美丽。领队Marc试穿后就不想脱下来了:我要买回去,很有纪念意义。

  更让营员们流连忘返的是提线木偶表演。老师介绍,提线木偶古称悬丝傀儡,这种木偶戏是流行于闽南的古老珍稀戏种,曾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大放异彩。表演师傅,和着戏曲音乐,提着木偶出场,用灵巧的手指带动悬丝,让木偶做出各种姿势。这看得德国学生们十分诧异和钦佩。

  接下来,是花灯DIY活动。泉州花灯是一朵灿烂奇葩,今年泉州丰泽区元宵花灯展正是在锦绣庄民俗艺术园展出的。大家拿到的花灯分两种,一种是用剪纸做成的兔子花灯,除了要顺着剪外,还有从中间洞这样的步骤,一不小心就可能把整张纸弄破,难度不小;而另外一种是用图钉扎出小孔的走马灯,需要扎几百甚至上千个小孔,没有耐心可完不成。

  最有趣的是,现场制作花灯。花灯只有中文说明书,没想到,在场的中国学生虽然看得懂说明,但动起手来也是难度不小,而德国学生则更是蒙了,多数举着剪刀发愁。但面对艰巨任务,大家还是很快相互配合起来,成功做出花灯。这次活动,让德国营员们体验了闽南的非遗工艺,也让中德学生结下了更为深厚的友谊。(本报记者 叶碧玉 实习生 吴蕴琦 通讯员 苏超群 卢向明 /图)

茶艺、博饼 德国学生沐浴闽南风

 

 


德国学生博饼竞技乐不停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看,我有三个四!礼物!礼物!昨日,在泉州市区古厝茶坊,骰子声阵阵,并伴着德国学生们惊喜的叫喊。参加国际青少年夏令营的他们,第一次品味了中国的中秋节,还亲身体验了具闽南特色的中秋大戏”——摇骰子博饼。

  根据博饼规则,摇出一个红四,可得到一张书签,两个红四将获得一支可爱的笔……博到状元(四个红四),则可获得中国风景拼图一张。营员们很快就上手了,玩得热火朝天。大家都是第一次这样玩骰子,新鲜得很。

  原来骰子也可以这么玩。这些德国学生们都是第一次这样玩骰子,很新鲜,连呼有趣。他们说,德国没有中秋节,只有mid-summer festival(仲夏节);平时人们也玩骰子,但玩法和博饼的方式可大不一样。

  身在茶坊,自然茶香萦绕。博饼之外,茶艺小姐的现场表演,则更让营员们大开眼界。随着轻柔的音乐,茶艺小姐温婉展开一道道茶艺,动作行云流水。焚上一炉香,在袅袅的烟气中开始了讲解:孔雀开屏、乌龙入海、凤凰点头、鲤鱼翻身……每一道动作都有其寓意和典故,糅合进了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

  尽管语言不通,德国孩子们未能完全领略茶道的个中韵味,但茶艺小姐一气呵成的表演,早已让他们看得眼花缭乱,钦佩不已。在德国,人们喝茶时可没有茶艺,一般是将袋泡茶直接放杯子里冲水喝,还会在茶水里放糖。第一次喝中国茶的德国小伙子Christopher感叹说,比起德国甜茶,自己更喜欢中国茶,略带苦味,但很清香

  茶香翩翩扑鼻去,笑语阵阵入耳来。在午后阳光下的巷弄里,在颇具古意的茶坊,来自异国他乡的这些洋学生,喝着中国茶,玩着闽南博饼,体味着泉州的别样魅力。(本报记者 叶碧玉 实习生 吴蕴琦 通讯员 苏超群  卢向明 /图)

 

漳州南靖田螺坑 震撼国际青少年夏令营的德国学生

 

 


德国学生在土楼留影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真的很像蘑菇啊!太神奇了!昨天,在漳州南靖田螺坑,泉州七中国际青少年夏令营的德国学生第一次看到土楼,不禁感叹。之前,德国学生一度以为闽南建筑都是泉州那样古色古香的古大厝,没想到还有如此不一样的。之后,大家还到厦门,开启了一场音乐旅程。

  南靖土楼是一部记录中原汉民南迁的特殊词典,古老、神秘、悠远、深邃。西晋永嘉战乱及唐末宋末战乱后,中原汉人一次次告别家园,举族南迁,来到南靖这个重峦叠嶂、交通闭塞的山区地带安营扎寨。为了获得牢固的居所,他们沿袭中原的夯土建筑形式,结合当地的特殊地理环境,建造了一座座集居住、防御功能于一体的土楼。

  随行老师告诉大家,曾有日本建筑学家称南靖土楼为天上掉下的飞碟,地上长出的蘑菇;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文斯·安德烈也赞叹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建筑模式

  在老师的讲解下,中德学生才或多或少了解南靖土楼的历史背景。德国领队Marc边拍照边感叹:太让人印象深刻了!而营员Simon一直无法相信自己看到的是真实景象,他说:很难想象这样巨大的房子是如何在山区里建成的。

  另一位营员Abelina Alter则表示,在德国,看不到这种风格的建筑,实在太漂亮太神奇了Abelina Alter对建筑很感兴趣,他介绍,德国的建筑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比如在南德巴伐利亚地区处处可见的是清新明快的巴罗克式建筑;而在北德则多是哥特式建筑,各地建筑与其地区的文化传统是密不可分的。我想这里的土楼建筑也是受传统文化因素所影响的。

  观赏完闽南特色的建筑,营员们稍作停歇,又启程赶往厦门,开始他们的音乐旅程。摇滚、流行……音乐没有国界。尤其对几乎全民爱乐的德国人来说,音乐是最好的沟通工具。你看,有人背着吉他深情弹奏,有人就在旁边即兴打起拍子。

  领队Marc告诉记者,音乐家巴赫、贝多芬、门德尔松等都出自德国,在他们的影响下,德国人非常重视培养下一代的音乐素质。除了上好学校的音乐课,父母都会早早着手培养孩子的音乐兴趣。

  在德国,中小学生几乎都会在课外学习一种乐器,学得最多的是笛子和吉他。现在年轻人当中,大概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人会弹奏一种乐器。”Marc说,年轻人听音乐的兴趣比看电视强,很多人在学校都有自己的乐队,经常参加各种演出。一些家庭也会自行组织小乐队,下班或公休日,他们会与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吹拉弹唱,自娱自乐。

  德国学生们也表示,音乐已成为他们抒发共同情感的一种很好的社交方式。在德国街头,经常能看到一些民间艺术家手拉古老的风琴,自弹自唱,给喧闹的都市增添一种清新、古朴的色彩。(本网记者 叶碧玉 实习生 吴蕴琦 通讯员 苏超群 林伟峰 /图)

    国际夏令营完美落幕 德国学生即日将踏上归程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昨日下午,在泉州七中体育馆,中德学生与NBA球星雷尔·怀特,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比赛。这也是泉州七中国际青少年夏令营的最后一场活动,德国营员们将在今日踏上归程。

  当天,泉州七中体育馆的看台上座无虚席,慕名而来的观众,都想一睹NBA球星的风采。比赛开始,以怀特为核心的匹克冠军队对阵泉州七中篮球队,几位国际青少年夏令营的德国营员也加入了七中代表队。身高2.06的怀特在球场上特别惹眼。在防守住了对手的猛攻之后,怀特用犀利的跑位继而准确上篮,率先挣得一分,顿时引发了全场欢叫。

  七中篮球队也不甘示弱。作为CUBA七届全国总冠军华侨大学的篮球人才后备基地,七中目前为止已培养了多名优秀的篮球运动员。昨日赛场,加上德国学生的加入,弥补了身高上的不足。20多分钟时德国学生一粒精彩的投篮,引来全场掌声。

  球赛刚结束,德国学生们挤上前,纷纷向怀特索要签名。

  怀特一边签名一边说:“没想到在泉州还有这么多德国球迷。这次对抗的队员们的球技也很棒,很有潜力。”

  “这场篮球‘比赛’,应该说是本次国际青少年夏令营的最后一场活动了。”泉州七中国际部老师吴有珍告诉记者,德国营员们将在今日踏上归程。“明年七中将会选派一批学生,到德国去交流,感受德国的文化。”

  离别在即,德国学生们都显得依依不舍。Anna说:“我很难过,明天就要走了。不过我很期待明年他们(中国学生)到德国去。”(本网记者 叶碧玉  实习生 吴蕴琦 许美婷   通讯员 卢向明)

 

 

“明年,我在德国等你!”16名德国学生昨告别泉州

 

 

 

双方立下约定,明年德国再相会

 

  海都网海峡都市报讯 有机会一定再来中国,再来泉州。别忘了明年我们在德国等你们!昨日上午,随着大巴缓缓驶出泉州七中校门,参加今年国际青少年夏令营的16名德国学生和领队老师Marc也踏上了回国的旅程。

  朝夕相处两个星期的中德学生们,用拥抱和眼泪告别了彼此,也互相订下了约定——明年相逢在德国。

  在离别前一天晚上,中德学生举行了一场告别晚会。一张张照片在大屏幕上播放,有的是两国学生在一起认真学习武术,有的是他们在海边烧烤,有的是德国学生在笨拙地学包饺子……偶尔还有一两张,是学生们故意搞怪,拍下了某个营员歪头睡觉的镜头,或某个老师囧囧有神的精彩一瞬。回忆这些场景,现场不时发出一阵会心的笑声。

  接下来的演出,则让大家见识到了两国学生的才艺。两名泉州七中学生的四手联弹《湘伦小雨》让人拍手叫好;德国学生苏菲自己作词作曲、饱含热泪演唱的一首英文歌,表达了对中国文化的赞美,对泉州朋友的不舍,唱出了营员们离别前的心声,台下很多人也都是含着眼泪听完她的歌唱。而最后一句“Thank you Quanzhou”更是引出了全场持久的掌声。

  泉州七中党总支书记、副校长陈龙斌表示,短短几天,德国学生能够把汉语和泉州文化都学得这么好,实在让人惊讶。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一大早,德国学生就该离开泉州了。吃着在泉州的最后一顿早餐,住在七中学生陈韵琳家里的Eva终于忍不住哭出了声音。而她这一哭,让已经忍了一个晚上的陈韵琳再也无法控制,泪眼婆娑。

  到学校时,集合的口令终于传来,不知是谁的一声,接下来便是此起彼伏、肆无忌惮的哭声。女生们抱在一起,衣服上浸染的不知是谁的眼泪;男生们稍显矜持,多数用力握着对方的手,互相说着“Goodbye”明年再见

  明年再相聚,这也是泉州七中与德国奥博豪森市之间的约定。泉州七中党总支书记、副校长陈龙斌说,去年七中有12名师生代表,参加了在德国举行的国际青少年夏令营,今年德国学生回访,明年七中将再次派遣师生前往交流。(本网记者 叶碧玉 实习生 吴蕴琦 许美婷  通讯员 卢震凡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