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寄情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06年11月09日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美术家表达深层自我的不同方式,尤其是以隐晦的方式表达思想感情的手段和机制;学会在具体形象的基础上,借助背景材料和画面提供的相关信息分析其中包含的思想含义;理解个性自我与视觉图式之间的关系;养成深入观察和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视觉中的隐喻手法,文字内容和视觉形象的关系,传统图式与个人思想感情的关系。
教学策略
从较为明显和熟悉的例子入手,由浅入深,借助画面上文字的提示,引导学生了解用视觉形象来隐晦地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然后用类似的思路来理解其他作品。主要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思考能力。教师把需要讲解的内容适当安排在讨论过程中。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相关的多媒体图片资料。
教学程序
一、导入
提问:谁知道中国传统绘画题材中的“四君子”?为什么称它们为“君子”?
竹 虚心、劲节(比喻“气节”)。
菊 傲霜。
梅 傲雪(可以引用毛泽东的诗句“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兰 高洁(比喻人品“清高”)。
可见它们都是有象征含义的。
二、新授
1.观赏图片:《墨梅图》。
作品画得劲直、挺拔。
⑴提问:梅花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作者要画成“墨梅”?
画面上除了梅花之外,还有许多文字,这些文字能否提供些信息?
出示王冕的题画诗。
(解释:水墨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王冕是借用传统的表现方法,但在这里又赋予了新的含义:“不要人夸好颜色”,看重的是梅花的高尚品格。)
可见此图具有人格象征的含义。
⑵提问: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这样画?王冕这样称赞梅花具有什么样的特殊含义?
(结合王冕的背景材料说明他与元朝统治者的不合作。)
2.图片欣赏:《墨兰图》。
提问:图中的兰花有什么特殊之处?是否具有人格象征的含义?
(解释“无根兰”的来历,说明兰花对郑思肖的特殊意义。)
3.图片欣赏:《墨葡萄图》、《大树风号图》、《安晚帖》。
提问:联系图中的题画诗来说明:它们各自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小结:每幅画都表达了作者独特的情感。
三、分组讨论
1.分组观察、讨论《艺术家的卧室》、《画家的桌子》。
2.提问:它们分别描绘了什么场景?画中的物品跟画家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教师进行适当的讲解。)
四、集体讨论:《剪花娘子》、《到前线去》、《怒吼吧,中国》
对比分析:
1.它们和前面的作品有什么样的区别?
(如:都是人物画,表达比较直接。)
2.作者们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这种主题是通过什么样的形式语言表现出来的?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必要的背景材料说出对作品的理解。)
4.总结:美术作品都表现了作者特殊的思想感情(“自我”),但是有的隐晦,有的直接;有的通过画面本身,有的采用其他的暗示;有的是作者自己创造的形象,有的借用传统的图式。
活动建议
完成“活动建议”,领会教材中几幅关于马的作品的内涵。
使学生了解美术家表达深层自我的不同方式,尤其是以隐晦的方式表达思想感情的手段和机制;学会在具体形象的基础上,借助背景材料和画面提供的相关信息分析其中包含的思想含义;理解个性自我与视觉图式之间的关系;养成深入观察和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视觉中的隐喻手法,文字内容和视觉形象的关系,传统图式与个人思想感情的关系。
教学策略
从较为明显和熟悉的例子入手,由浅入深,借助画面上文字的提示,引导学生了解用视觉形象来隐晦地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然后用类似的思路来理解其他作品。主要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思考能力。教师把需要讲解的内容适当安排在讨论过程中。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相关的多媒体图片资料。
教学程序
一、导入
提问:谁知道中国传统绘画题材中的“四君子”?为什么称它们为“君子”?
竹 虚心、劲节(比喻“气节”)。
菊 傲霜。
梅 傲雪(可以引用毛泽东的诗句“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兰 高洁(比喻人品“清高”)。
可见它们都是有象征含义的。
二、新授
1.观赏图片:《墨梅图》。
作品画得劲直、挺拔。
⑴提问:梅花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作者要画成“墨梅”?
画面上除了梅花之外,还有许多文字,这些文字能否提供些信息?
出示王冕的题画诗。
(解释:水墨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王冕是借用传统的表现方法,但在这里又赋予了新的含义:“不要人夸好颜色”,看重的是梅花的高尚品格。)
可见此图具有人格象征的含义。
⑵提问: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这样画?王冕这样称赞梅花具有什么样的特殊含义?
(结合王冕的背景材料说明他与元朝统治者的不合作。)
2.图片欣赏:《墨兰图》。
提问:图中的兰花有什么特殊之处?是否具有人格象征的含义?
(解释“无根兰”的来历,说明兰花对郑思肖的特殊意义。)
3.图片欣赏:《墨葡萄图》、《大树风号图》、《安晚帖》。
提问:联系图中的题画诗来说明:它们各自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小结:每幅画都表达了作者独特的情感。
三、分组讨论
1.分组观察、讨论《艺术家的卧室》、《画家的桌子》。
2.提问:它们分别描绘了什么场景?画中的物品跟画家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教师进行适当的讲解。)
四、集体讨论:《剪花娘子》、《到前线去》、《怒吼吧,中国》
对比分析:
1.它们和前面的作品有什么样的区别?
(如:都是人物画,表达比较直接。)
2.作者们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这种主题是通过什么样的形式语言表现出来的?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必要的背景材料说出对作品的理解。)
4.总结:美术作品都表现了作者特殊的思想感情(“自我”),但是有的隐晦,有的直接;有的通过画面本身,有的采用其他的暗示;有的是作者自己创造的形象,有的借用传统的图式。
活动建议
完成“活动建议”,领会教材中几幅关于马的作品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