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25日
■人物:
林风眠(1900—1991),原名林凤鸣,生于广东梅县,自幼喜爱绘画,19岁赴法勤工俭学。他先在法国蒂戎美术学校进修西洋画,后又转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深造。是享誉世界的绘画大师,是“中西融合”最早的倡导者和最为主要的代表人,是中国美术教育的开辟者和先驱,1925年回国后出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兼教授。1926年受中华民国大学院院长——蔡元培之邀出任中华民国大学院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1927年林风眠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西子湖畔创办中国第一个艺术高等学府暨中国美术最高学府——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任校长。后来隐居于上海淡泊名利,解放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常务理事,理事。林风眠于70年代定居香港,1979年在巴黎举办个人画展,取得极大成功。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山水》、《静物》等。著有《中国绘画新论》,出版有《林风眠画集》等。林风眠作品内容上看有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风格;从形式上看一是正方构图,二是无标题,他的画特点鲜明,观者一望即知。他试图努力打破中西艺术界限,造就一种共通的艺术语言。他无愧于是一位富于创新意义的艺术大师,对许多后辈画家产生过极深远的影响。林风眠是整个20世纪中国美术界的精神领袖。
林风眠是“中西融合”这一艺术理想的倡导者、开拓者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吸收了西方印象主义以后的现代绘画的营养,与中国传统水墨和境界相结合,并融入了个人的人生经历。是已经接近了“东西方和谐和精神融合的理想”的画家。受到学界泰斗蔡元培的赏识与提携,成为我国第一所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前身)的首任院长。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主要奠基者之一,主张“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教育思想,不拘一格广纳人才。培养出李可染、吴冠中、王朝闻、艾青、赵无极、赵春翔、朱德群等一大批艺术名家。
林风眠受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影响,承五四新文化运动之波澜,倡导新艺术运动,积极担负起以美育代提高和完善民众道德,进而促成社会改造与进步的重任。他锐意革新艺术教育,请木匠出身的画家齐白石登上讲台,聘请法国教授克罗多讲授西画,并提出了“提倡全民族的各阶级共享的艺术”等口号,全国艺坛为之欢呼。他提倡兼收并蓄,调和中西艺术,并身体力行,创造出富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的、高度个性化的抒情画风,为中国现代绘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和风格典范,也是20世纪实践中西文化融合具有革新开拓精神的先驱,林风眠是中国现代画坛的艺术大师,杰出的艺术教育家,中国美术学院的创始人。是中国现代绘画史当之无愧的一代宗师。
■文章:
“睁眼画梦”.巨匠林风眠 文|刘晓林“我是睁着眼睛在做梦,我的画确是一些梦境。”林风眠先生说了这样的话,引起了我的一些想:人们闭着眼睛做梦,很容易!梦中画梦是虚幻之进一步,仍然是虚幻!如此也不难。睁眼做梦则不同,它是真实的虚幻,能做到的人不多。在此基础上再画出梦境的作品,这可以做到经由真实的虚幻再转为虚幻的真实的人去哪找!?唯有杰出的艺术家。不!唯有极其伟大的艺术家才可以做到。
20世纪的中国艺坛上能称上巨匠的不用屈指,闪念即可跳出----少得可怜!但林风眠先生定列其中。睁眼画梦,鬼斧神工,林氏风眠可以坦坦然而独享。
林先生如风而去,如凤而眠。然而,决不是。林先生无意而去,无心而眠。然而,奈其何?睁眼画梦之巨匠林风眠,九天居士今日有话要说。
有关先生的艺术经历可以自己去查找,发达的印刷术可以为你我提供有的资料。对于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的奠定人之一,对于20实际中国美术使上的沉寂孤独、 洒脱浪漫双具之巨匠林风眠而言,有关学画的有关学画的“皮毛”(绘画技巧)“地基”(绘画基础)自然不在话下。如此还有什么可谈?思想。唯有对世界、人生之明烛洞察、游移万仞、知我非我之思想才可以在本质上对巨匠之”巨”做出合理的诠释!“齐音在爨,庸听惊其妙响。逸足伏枥,凡识知其绝群。”“听”!林风眠先生声音传来:“想学画必须读很多书,画画不是靠技巧,而主要是表现思想。艺术是语言、语言说什么内容,这就要看作者的观念。”“人类为求知识的满足,所以有哲学之类的科目,为求意志的满足,所以有政治之类的方法;为求感情的充实,故于文哲政法之外,又有艺术。艺术,一方面创造者得以自满其情感之欲,一方面以其作品为一切人类社会的一切事情之助!艺术是感情的产物,有艺术而后感情得以安慰。”“艺术原本是人类思想情感的造型化,换句话,艺术是需要借外物之形,以寄存自我的,或说时代的思想与感情的,古人所谓心声心影即是。----艺术假使不借这些形体以为寄存思感之具,则人类的思维将不能借造型艺术以表现,或说所谓造型艺术将不成为造型艺术!”不知”听”众闻林先生之言有何感想?“知”了没有?我已经被触及了灵魂深处。观出中国艺坛”如鲫过江”自命不凡,深感不满”的”大师们”谁可以讲出几句类似的话给世人开开眼界(背抄挪移他人的不在讨论之列)艺术,因何产生?要旨在那里?画家画什么?如何画?先生有着是极其清醒而本质的认识,也许这些正是使得他能够在艺术上”鹭鹰孤飞”的原因所在!进而使得这位前半生叱诧艺海、后半生心伴青灯的巨匠可以“睁眼话梦了”!
“如果是真正的艺术,无论是”艺术的艺术”或”人生的艺术”总可以直接就响在人们的精神深处。”世间最具穿透力的是感情,感情在冥冥中自由行走于时空之无形的有形。而感情,它可以引起系列连锁互动。如此神奇、不可言的”玄妙之物”之物被伟大的林风眠通过自己的作品传达出来了!艺术家笔下能够做到传神的已经是凤毛麟角了,传情远胜于传神。传情是传神基础上的进一步!如果说传神是艺术家把所描述事物的相对永恒的总体特征做再现的话,那么传情是在此基础上又把“特定瞬间”本人的“状态”融入了作品中。比如说艺术家画春山大都可以做到生机盅然(春山的总体特征),而先生却可以把春山描绘的既欢快又伤感。(艺术家的“状态”)画情传情太难了,它如同老子说讲的无形大象一样。平心而论,中国画人物一科若达此境界尚可一搏。如果有在人物、花鸟、山水中都做到,就我目前所学私自认为超越先生的当今未见!比肩量力、携手同行者亦是寥若晨星。“画就在于画鸟象人,画花象少女。”“其实画鸟如果象鸟,那何必要画呢?”先生说。如果把花鸟不象花鸟那还行?先生不仅在阐述中国画的似与不似的问题,他更多的是在强调创作者主观感情进入画面的不可缺。林先生笔下的花鸟确是拥有了人的灵性,有了自己的影子依附在花鸟身上:在奋力挣扎、在郁郁寡欢、在静观世界、在细细诉说。中国美术史上的大师笔精微妙的有,功力深厚的有;但画物如我者,八大山人一位,林风眠一传,其余幸不见!
画贵创新,时下艺术家喧嚣超过以往。为什么要创新?有别于他人。为什么要有别于他们?提高影响力。为什么要提到影响力?如此问下去 ,百分之九十九的是为了”画钱”。能创新才怪!?达芬奇告诉:“到自然中去,做自然的儿子。”石涛也提到:“搜尽奇峰打草稿”。一句话,要“道法自然”。这样,才可以“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世间伟大的发现与创造大多产生于人们发自内心的、无我的、重于生命的精神需求中,艺术更是如此!林风眠先生在《中国画新论》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西方绘画在描写和构成方法上以模仿自然为能事,常过于机械。中国绘画重视精神,倾向于写意抒情,但表现方法仍有不少局限,结果不能充分“自由地表现情绪上希求。”进而,他认为在绘画手段上(原料、工具、技巧、方法)也不应加以限制。主张东西艺术互相沟通,取长补短。他这样想亦这样做,冲破一切束缚、运用一切手段。他潜心捕捉事物的神韵、诗意,重视对阳光、色彩、线条、结构、节奏的感受。在画面中使用色块、将水墨与水粉相融、小,吸取民间瓷器和皮影艺术的元素----先生的创新不是忽发奇想、空穴来风。我猜想先生的心思:艺术家要有自己独立的心灵、思想空间,但艺术家首先是活生生的人。因此,作品要把创作者(主观)与被描绘事物(客观)的融合统一在一起才行。只有这样的作品才可以与人生对话,才可以一窥宇宙之妙,自然可以屹立千秋。创新必须基于此!!
在这里,我说句可能会惹起众怒的话:自以为最先懂得视创新为生命人们,请你们静下心来读一下林凤眠先生有关创新的文字吧!静下心来品一下林凤眠先生那情无不在的作品吧!
有人说中国画会灭亡吗?杞人忧天。不仅仅是画家的林凤眠早就给出了答案:“事实上,不特在革命时期需要艺术,随便在什么时代什么区域,人类存在一天,艺术便需要一天,而且人类越是进化,越感觉到需要艺术更为迫切。这在明了各民族的文化状态、明了全人类的艺术创造者,是不待说的事实。----所以,我们敢说,只要人类的生命仍然存在,只要人类的生命之力一天天强盛,艺术便只有累进律的焕发开展,永没有休息的时候。艺术对于人类的生命力的发挥,犹如科学对于人类探求欲的发挥;艺术对于人类的生命力的满足,犹如衣食住行对于人类生活欲的需求,是永远不会划途自禁地宣告休止的。” (林风眠《前奏》发刊词,1930年。)
繁华过后归于平淡。命运多舛的林风眠先生早已练就了“太极推手”,静水流深,这样才可以成就更高的艺术,这样才可以延长自己的艺术生命。因此,他有很多的才能不被外界所知,甚至被人误解。或曰:不会书法;或曰:不擅文辞。其实大不然,谁让你我孤陋寡闻!有多少人不相信、没到过其他星球,但它们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怎么能被人都理解?我见过先生为国立艺术院院友录的题名影印,内含筋骨而恬淡雍容内含筋骨,外耀锋芒而折锉槎枿,极富变化之美。“一勺足以知味,何必做汪洋之测!“一夜西风,铁窗寒透,沉沉梦里钟声,诉不尽人间冤苦。铁锁锒铛,憧憧鬼影,瘦骨成堆,向苍天所为何来!”先生身陷囹圄时写过如上的文字。“昨夜西风凋碧树”宋朝晏殊在《蝶恋花》中这样写,先生作“一夜西风”。为什么?一夜实在是不确指的时间,在那特定的年代谁也说不清楚自己是如何进入“泥淖”之中的!憧憧不仅表示往来不断之意更寓有心神不定的心理状态,“憧憧鬼影”实在是用的精妙!连先生的文字也如此的不废“笔墨”!!
巨匠林风眠,我从先生的作品中读出不可见、不可言之美。你告诉人们艺术第一要美,第二要力;你说了只有自己才搞的懂的“绘画就是绘画”;你能把连峰去天不盈尺的险峻化为一马信蹄踏平川的悠哉。在你、你的艺术前,我的语言岂能尽意!
睁眼画梦,巨匠林风眠。艺术是你,你又绝不仅是艺术。
■作品:
他的作品总有一种淡淡的哀怨和孤寂,而正是这种哀怨和孤寂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种审美情趣的悲剧美。这与画家本人颠簸曲折的一生有关。林风眠是广东梅县人,原名凤鸣,出生于1900年。早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先在第戎美术学院,后又来到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学习绘画。20年代,年仅25岁的林风眠出任国立北平艺专的校长。1928年又在杭州创办国立艺术院,出任校长。抗战期间,林风眠辗转西南,生活清苦,每天面壁作画,极力试图打破传统绘画程式。1950年林风眠辞去杭州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教授之职,迁居上海南昌路的一幢法国式的二层楼房里,专门从事绘画求索。不久,法籍妻子携女离国,他孑然一身,过起略似重庆大佛般的生活。除了美协组织他到农村、山区、渔场深入生活外,他就闭门作画,每天子时已过,邻居五能看到林风眠画室里的亮光。十几个春秋过去,艺坛几乎忘记了林风眠,然而这正是他的艺术黄金时代,“林风眠格体”在寂寞耕耘中臻于炉火纯青。50年代,他的艺术更受到贬抑,生活拮据,每月只得上交两幅画以换取一点儿生活费。10年动乱期间,面对一次次抄家,无奈之中的林风眠将其数十年的心血千余张精心之作浸入浴缸,从抽水马桶中冲出去。80年代,在其晚年又在香港过着隐居般的生活。老人的头发几乎全部脱落了,人老了但艺术却不老,他的画色彩更热烈、笔墨更放纵、韵味更醇厚。
林风眠终生致力于溶合中西绘画传统,创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原名林风鸣,后来改成风眠。生于1900年,卒于1991年8月18日。终年91岁。
到了晚年,1989年林风眠在台北展示了一批如《屈原》、《南天门》、《火烧赤壁》、《恶梦》、《痛苦》、《基督之死》等作品,一改往日和平优美而为激烈惨淡的画面,墨线强劲而多斜势,多折落,多击撞,充满不安和张力。情感如狂风暴雨,激荡、冲撞着胸中暴裂的火花。
著名画家吴冠中借用京剧的腔来说明林风眠的艺术特色。他说,林风眠的腔是独特而鲜明的,他寓圆于方。他基本采用方形画面,追求最大的扩展与最严谨的紧缩,在胀与缩的矛盾搏斗中构成力的平衡。裸女、古装仕女、修女、缩颈的乌鸦、猫头鹰、莲花、浮萍、团扇、柠檬、秋叶等等弧曲之美的形象都谱入了林风眠的唱腔。但他又不仅仅局限于圆,在使用圆这个盾牌的同时,不断挥舞长矛:锋利的苇叶、漂拂的柳丝、横斜的枝叶、白鹭的腿、渔翁的竿……,形成既对照又和谐,统一在一幅画面之中。林风眠的这些特点对当代画家有深远的影响。
市场价格 林风眠早年多画油画,但他的油画多已散失,很难找到,据说抗战时日本兵曾 拿他的油画当防雨布。他晚年始终未曾再画油画。
林风眠作品的市场一是香港,二是纽约,三是北京,所售作品价格较高的是两类:一是仕女,二是芦雁一类的花鸟画。
林风眠本人定居香港,港台东南亚的收藏家更喜欢他的作品。林风眠作品正式进入香港的国际艺术市场是在1980年,当年5月曾拍卖过他4幅作品,两幅立轴。两本册页,价格很高。1981年拍卖时,价格有所增长。当时很少有林风眠作品这种镜框式画幅,这种画便于现代客厅中悬挂。1986年现代仕女画进入拍卖行,当年拍卖了两幅作品,一幅是方形镜片,68.5×69公分,题为《美人》,拍卖到35000港元;另一幅是题为《裸女》的斗方,约比前一幅小一倍,但价格却达到42000港元。这两幅价格比较高,与过世名家徐悲鸿、齐白石、傅抱石的作品差不多等价。
1989年后由于画展成功而使价格大幅度上升,一幅立轴《十友图》是85000港元,常画的题材《芦雁图》达到10万,《秋林小屋》达到14万,另一幅《仕女》直冲到24万港元。
1990年其市场地位已很稳固,其间又在北京办了一次大型画展,更提高了知名度。1990年出售的作品又比1989年提高了一个层次,而且交付拍卖的有近20幅,比以前多了几倍。《弹玩图》22万,《静物》26万多,《少女圆琴》38万,一个大幅《裸女》达到55万,创下他个人作品的最高售价。作品能达到50万港元的当时屈指可数。林风眠作品已成为艺术拍卖市场最引人注目的目标之一。
以经营中国古代绘画为主的纽约市场在80年代末开始出售林风眠作品,所售作品形式多是镜框,价格在4000-10000 美元,个别精品能达到2万美元。
美国收藏家比较喜欢他那种带西方风格的中国画,方形图画也适合他们的口味。作品中简练的线条,明快的色彩都给人一耐人寻味的印象。
■风眠体:
1937年,林风眠在苦心经营的杭州艺专已度过了十个春秋。一年前,代表着林风眠“艺术运动”精神的《亚波罗》出到第17期终于不再出版了,对于来林风眠来说,这是他一个时期的结束,也是亚波罗精神的终结,从此,改造社会的艺术运动对于林风眠而言,已不再是他的梦想了。象征着进取、热情的亚波罗精神被平静、深沉的悲剧精神所代替,这种精神的实质正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所写到:“因为你,虽饱经忧患,却没有痛苦,以同样平静的态度,对待命运的打击和恩宠;能够那么适当地调和感情和理智,不让命运随意玩弄于指掌之间,那样的人才是真正幸福。”而我们现在所熟悉的风眠体正是这一有如月光一般冷凝的悲剧精神的艺术反映。1937年,是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的一年,在当局的命令下,林风眠不得不离开自己一手建立的学校,带领全校200多名师生和大量的图书教具,汇入难民的大潮,向西南后方转移。1938年,杭州艺专和同样逃难于斯的北京艺专合并,成立了抗战时期的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合并后的学校,采用委员制而废校长制,由于经费、教育方针、人事等众多问题,校内的各类矛盾时常发生。而有谁能想到,这两所林风眠都任过校长的学校的合并,却最终导致他辞去校领导的职务。
不过,这时的林风眠对这些累人的琐事已感到越来越厌烦了,经历了最后的两次"倒林"风波后,他终于离开了国立专。 艺术运动的梦碎了,尽管林风眠后来也会偶尔说:“与世隔绝起来,新艺术运动的担子交给谁?”的话,这,毕竟只是一种感伤怀旧的情结所累。然而如果以为林风眠就此放弃了艺术的追求,那就错了。另有一个梦,从林风眠踏上欧洲的土地时就一直没放弃过,那就是对于中西艺术的汇通与融合。
从国立艺专隐退下来后,林风眠开始了在重庆嘉陵江畔的艺术探索生活。从具体的形式上而言,大体可归纳为"方纸布阵"的画面布局和对传统"笔墨"观念的改造。对于这种新艺术形式探索的评价,随着近年来画坛林风眠热的而颇有成果,小文就不多加评述了。简单地说,林风眠的中西融合更多地体现在观念上,他由学习西方自然主义转而服膺于印象主义、野兽派、立方主义等西方现代艺术思潮,因而他试图用西方现代艺术运动的观念来切入中国绘画,同时,林风眠的留学时间大多消磨在东方博物馆的陶瓷作品上,造成了他作品中技术成分的缺失,在林风眠的作品中,中国画赖以生存的骨线被抽去了"笔墨"的特质,同样地,黑色在他的作品中也仅仅被当作一种色彩来看待而失去了在传统中国画中具有的特殊意义。这也造成了他的画从外观上看更像西方画,从而被人误解为不传统。但是从作品的内涵来看,那种冷凝的悲剧精神在画面上的升华,使之更为锲合中国画"心画"的纯粹性,独具一格的林氏画风-风眠体终呈现在世人眼前。林风眠曾一度为自己的画还算不算中国画而苦恼,在如今看来,这种苦恼完全是多余,因为林风眠对于绘画观念的重视已足以使其创作在当时的时代具有渡世金针的作用,从而成为标领时会,开资后学的一代新风。
林风眠关于中西融合的观点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传统笔墨观念,同时开启了对于诸如形式、材料等方面的关注,极大地丰富了20世纪中国绘画的创作面貌,为众多后继者诸如吴冠中、赵无极、刘国松等提供了可借鉴、深入的课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实在可算作是中国现代绘画艺术的启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