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美术>> 备课资料

备课资料

取“材”有道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07年04月25日

教学目标

通过对不同材料的举例、分析、调查和研究,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认知各种天然材质与合成材料,感受不同材料的物理特性和美感特性,认识材料是设计的亲密伙伴——新型材料的不断出现给产品的设计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创意空间,而设计又同样给予了材料新的价值与生命;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资料的收集与调查、参与制作、互相交流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根据功能和审美要求灵活选材,进行有创意的构思和设计,培养自主学习、学会思考、团结协作的能力以及钻研的精神;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其中的艰辛,学会与人交流和协作,通过对“再生型”材料利用和废物利用等活动,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人文与自然科学素养。

 教学活动分析

本课以了解产品与材料的关系,探究材料的再生与利用,体验材料给予人的不同心理感受以及对未来社会各种高科技材料的设想为线索开展活动。
活动一:以材料为主线,经过资料收集和调查,分析某种产品的时间、空间和人三个要素的关系,并用文字写下调查报告,阐述其在材料上的适用性。如以茶杯为主题,时间上有过去、现在、将来用的;空间环境上有居家、旅行和聚会等环境用的;使用主体上有男女、老少及各种不同身份的人用的。
活动二:教师提供一些选材和制作的方法、途径,让学生亲手制作,亲身体验。根据自己的兴趣,尝试用合适的材料(纸材、泥材、竹木、金属、塑料或各种废弃物品等)模仿其他某种材料制作一件日用品或某个日用品的零件,如电脑鼠标、麦克风、椅子、茶杯、首饰等,将该产品对材料的特定要求以设计的语言阐述出来,以材料为载体,充分体现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教学基本思路

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直至今天的“纳米”时代,站在一个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研究材料以及与之相关的产品,使美术与社会、美术与多学科自然融合,并给学生提供一种新的美术学习思路,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和获取知识。
本课可先从对材料的认知入手,通过商场调查和心理测试游戏等激发学生对材料探究的兴趣,让学生挖掘材料与产品设计的亲密关系,认识到任何产品的造型都是通过材料去呈现其形态的,进一步了解科学的迅猛发展带来的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材料,再以此为基础,让学生通过设计制作、网上交流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同时也应该让学生认识到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也在付出耗尽资源与恶化环境的巨大代价。围绕“再生型”材料的利用及废物、产品零部件的回收与循环再利用开展思考与讨论,让学生深切体会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教学材料分析

人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首先从自然中选择了能够驾驭的物质材料。材料是产品设计的一个基本要素,产品也必须通过材料来承担其功能和形式。即使在工业程度高度发达的今日,设计制造产品仍然离不开材料。因为有了钢管与镀铬技术,才造就了第一把钢管椅——瓦西里椅。从传统的材料如陶瓷、砖瓦、木材等到今天日常生活中的主角——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塑胶材料,从自然材料(如竹、藤、泥等)到人工材料(如玻璃、金属等),使得产品在加工技术上,带给人不同的感受:光滑的材料有流畅之美,粗糙的材料有古朴之貌,柔软的材料有肌肤之感……材料的恰当运用,不仅能强化产品的艺术效果,也是体现产品品质的重要标志。教材以各种各样的椅子为例,引导学生去探究、去体会同一物品使用不同材料制作带给我们的迥异感受。

科学家们对材料的研究和探索日渐深入,取得的成果不断扩大。许多人工合成的材料替代了紧缺的天然材质。通过采取合成技术、纳米技术等高新科技,产生了令人惊叹的新型材料制成的产品,如记忆金属制成的男式衬衫、数字化纸张和数码夹克,材料变得轻薄、便宜甚至带有智能。未来又将变成什么样呢?对于设计师来说,预测未来能保持优势和领先地位,概念设计具有一种探索和实践的性质,预计了未来生活的各种方式和可能。

得益于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传统材料的功效也得到了更经济更合理的价值体现,这也是从“绿色设计”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度的开拓。通常情况下,材料从生产和工艺的角度延伸出来的特性包括:1.生产制造的加工特性;2.成本耗费的经济特性;3.材料外貌、肌理和质感的感性特征。工业设计师对材料的选择,会影响到产品的机能效用、工艺成本、形态美观、绿色环保等各个方面,因此,本教材将“再生型”材料的利用、产品零部件的回收与循环再利用、废物利用等作为本课的一个重要部分提了出来,旨在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变废为宝,承担起保护环境、保护有限资源、保护人类自身健康的责任。

教学建议

本课建议三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课时讲述材料与产品设计的关系及高科技迅猛发展所带来的新型材料的研发。这一课可以设计一些活动,如进行有关“材料与心理”的心理测试游戏,以激发学生对材料深入探究的兴趣。第二课时从学生调查研究入手,通过资料收集和调查分析,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与交流,进而分析出每个时代有代表性的材料,不同材料自身的质感、光感、硬度和韧性等等给人带来的不同心理感受,以及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使用者对产品材料的不同需求,获取有关材料的系列知识。再设计一些思考与交流的环节贯穿教学,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动手欲望。(此部分应为本课的重点部分。)第三课时让学生尝试运用合适的材料进行创作,或选择再生材料、废弃物品进行有效的创作。对作品的评价也采取学生自评互评、网上交流的形式。

1.通过教师的介绍和各种信息渠道的运用,在学生眼前打开一片天空:高科技带来的新型材料层出不穷,任何预测都有可能成为事实。这里建议可设一个小的活动,让学生思考与交流。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服装为例,现在的材料有棉、麻、丝绸、化纤等,首先让学生从质感、触感、保暖性等方面充分体验材料对服装设计的影响,再由教师通过对数字化纸张、蓝牙技术(蓝牙技术是一种短距离无线联结技术,它可以支持便携式计算机、移动电话以及其他的移动设备之间相互通信,进行数据和语音传播,最大的好处是消除了电缆线)等高科技材料的介绍,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根据未来社会的发展可能,设想一下某种生活环境中人们的服装制作材料及功能和形状,同时探究,到那时社会与人们的行为模式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2.运用调查研究的方式让学生主动获取有关材料与产品的知识,再通过一系列交流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材料的特性,并留下一个全面、深刻的印象。

3.用杰出的创造力变废为宝。选择生活中的废弃物品,尽可能地去挖掘和分析材料的特性,并利用这些废弃的物品设计制作一个既实用又美观的新的作品。这是一个学生设计制作的过程,是对本课知识的运用。

4.作品评价:采用网上交流、自评互评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