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美术>> 备课资料

备课资料

生活推动笔行走·行书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07年04月22日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了解行书产生发展的社会、历史、文化原因。
  了解行书的笔法、结构、节奏、章法、审美特征和它较强的抒情性。
  初步掌握行书的用笔技法和结构规律,并能自主运用。

 教学活动分析
    
  本课学习活动建议有三项,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或调整学习活动。
  活动一:通过对教材中列举的行书字例进行临摹,着重从用笔的方法入手,结合前几课所学的隶书、楷书的笔法来感受、体悟其与行书笔法审美特征的不同之处,并展开讨论。旨在体认行书的笔法特点,加深对笔法审美特征的认知。
  活动二:通过行书结构规律的学习,在写好每一个字的情况下,延伸至整行字的安排处理。临习时教师根据情况在教材中任选一行或两行来分析、讲解,帮助加深学生对“行”的认知,并建立起“行”的整体审美观念。旨在了解字距、行距的变化,会影响到审美感受的变化,以及行书在字里行间所追求的这种自然之趣,与隶、楷的相对整齐统一所形成的鲜明对比。
  活动三:通过完成有个性的行书签名设计,增强学习兴趣。学生可利用书法字典、字帖等资料先做初步设计,然后交流心得体会,自评、互评、互相交流、提建议,教师再帮助、指导、修改,完成设计,营造一种和谐、互动合作的学习氛围。

 教学基本思路
    
  本课教学旨在通过社会、历史等因素来探讨行书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以及它的审美特征。通过对行书名作的赏析加深对行书审美特征的认知,同时了解行书的代表书家与作品、行书较强的抒情性,以及艺术性与实用性高度结合的特性。然后引导学生对行书的审美感受进行讨论。教师在启发学生逐步深入讨论的同时,引导学生对图片进行分析、对比、总结、归纳。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探究性学习,培养其对书法美的审美眼光,提高自信。然后,教师针对教材上的例字进行分析讲解、示范,指导学生进行尝试体验和自评、互评,并交流彼此的体验与感受。教师此刻可设置问题,让学生思考,同时回答学生的问题与疑惑,指导并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技巧上的困难,以及理解上的偏差。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分享各自的经验与教训,这样既养成了反思、互动、高效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又可以在这种自我学习、合作学习中建立对书法艺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教学材料分析

  东晋·王珣《伯远帖》
  王珣(350-401),字元琳,又字法护,山东临沂人。官至尚书令,出身于名门望族,是王导的孙子,王洽的儿子,三世均以书法著称。《伯远帖》是王珣所写的一函札,是珍贵的晋人法书真迹之一,用笔轻松洒脱,笔断意连,结体偏于方扁,欹侧取势,生动自然,浑然一气。董其昌云:“王珣书潇洒古淡,东晋风流,宛然在眼。”《伯远帖》北宋时曾入内府,后散落民间,曾为董其昌、安岐所收藏。乾隆时入于内府,弘历极为珍重,又重新装裱题字,将此帖和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一并藏于养心殿自己的书斋,并命名自己书斋为“三希堂”。“三希堂法帖”由此得名。
  释文: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

  东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琊(山东)临沂人。东晋时代好书之风盛行。由于纸张的广泛普及,社交场合的信函,往来都认真书写,以炫耀其书法与风采。《快雪时晴帖》行书4行,28字,是王羲之写给“山阴张侯”的信札。此帖多用裹锋中行,行笔流畅,线形圆劲,点画丰腴,欹侧取妍,行气畅达,神采飞扬。此帖右前隔水上,乾隆皇帝题有八个字——“天下无双,古今鲜对”。
  释文: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

  东晋·王献之《中秋帖》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小字官奴,琅琊(山东)临沂人。王羲之第七子。唐·张怀瓘《书断》评王献之草书云:“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中秋帖》行草书真迹久佚,凡3行,22字,前后皆有缺文,传为宋·米芾节临王献之《十二月帖》的素笺墨迹本。清·吴升《大观录》评此帖:“书法古厚,墨彩气韵鲜润,但大似肥婢,虽非钩填,恐是宋人临仿。此帖曾见于米氏《书史》,自为元章所临无疑。此帖用笔中侧锋互见,提按动作不甚明显,笔势不断,一气呵成,豪放纵逸,大有王献之“一笔书”一笔而成之势。宋·米芾《书史》称:“大令十二月帖,运笔如火筋画灰,连属无端末,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
  释文: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东晋·王献之《廿九日帖》
  王献之《廿九日帖》唐摹纸本。行书,凡3行,30字。此帖楷行,草杂陈,书写自由,不拘体式,行笔劲健,富有力度,转折处多方整而带有楷意,结体攲侧,左低右高,向左微斜,多取横势而又动感豪迈俊美。
  释文:廿九日献之白昨遂不奉别帐恨深体中复何如弟甚顿匆匆不具献之再拜

  东晋·王羲之《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
  此三帖是三通不同内容的函札,但合为一卷足可证明是后人的勾摹本。但勾摹精到,点画起止,锋芒纤毫毕露,转折提按呈现精准细腻,墨色浓淡枯湿变化表现自然,通篇神完气足,不愧为唐代响拓精本。帖上钤有朱文“延历敕定”三印,延历为日本年号,相当于唐德宗时代,可见此帖在唐代已流入日本,今已有千余年了。此帖笔法瘦劲锋利,中侧锋并用,变化不可端倪,结体纵长,姿态完美,气行通畅。

  宋·苏轼《中山松醪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在文学、艺术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词、歌赋、文记、书法、绘画,向来为人们所喜爱。书法师法唐代徐浩、颜真卿、李邕,上溯二王,自成一格,为宋四家之首。《中山松醪赋》作于公元1093年,时年苏轼59岁,被贬往南岭,在途中遇大雨阻襄邑(今河南睢县),书此赋以抒情怀。此帖字大如钱,为传世墨迹中字数最多的。笔意雄劲,潇洒飘逸,真可谓“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是其行书代表作之一。

  东晋·王羲之《兰亭序》(见教材P50页“相关链接”)

  唐·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
  全称《唐怀仁集王右军书三藏圣教序记(附心经)》,唐太宗李世民撰序,高宗李治撰记,玄奘撰心经,唐弘福寺寺僧怀仁,从贞观二十二年(648)至咸亨三年(672)历时25年,从唐内府所藏王羲之遗墨中集字而成,共30行,每行八十多字不等,全文计二千四百余字,可谓是王羲之行书的总汇。王羲之书迹大都赖此以传,加之摹刻精良,字数较多,历来为世所重。后世书家大多受过它的影响,是初学行书的理想范本。此帖除了保持王家固有的用笔结构特点外,由于是集字,故在行气方面没有《兰亭序》那样流畅生动,但在字形的变化、笔法的表现、单字的数量上都比《兰亭序》更丰富。而方笔多于《兰亭序》与其用刀刻有关,二者相结合学习,无论是用笔,还是结体都更丰富。

  唐·颜真卿《祭侄文稿》
  全称《祭侄季明文稿》,手稿凡23行,每行十一二字不等,共234字。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758年,为追祭在“安史之乱”中为国捐躯的亡侄季明所写的文稿。作者当时有感而书,不拘成法,笔势飞动,心手两忘,随情挥洒,任笔所至,笔力雄强;线条圆润浑厚,凝练遒劲,如万岁枯藤,有篆籀笔意;结体跌宕多姿,雄奇挺健,因势赋形,参差欹侧。大量渴笔的运用,体现了作者悲愤激切的心情。作者无意于书而神采毕现。纵观全篇,气势激荡,一气呵成,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作者将娴熟的笔法、结体、行气、章法与自身的气质、炽烈奔放的情感融为一体,使作品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被公推为书法史上的第二杰作,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元·陈深评此帖曰:“纵笔浩放,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或若篆籀,或若镌刻,其妙解处,殆天造也。”
  释文: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叔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阳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每慰人心,方期戬谷。何图逆贼开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呼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泉明比者,再陷常山。携尔首榇,及兹同还。抚念摧切,震悼心颜。方俟远日,卜尔幽宅。魂而有知,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飨!

  北宋·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此帖是北宋书法家苏轼46岁贬谪黄州时所写的两首自作寒食诗。手稿凡17行,共129字。作者运笔迅疾而稳健,纵横开阖,凌厉激荡,点画肉丰骨劲,绵里藏针,结体忽大忽小,或长或短,有欹有正,时疏时密,亦宽亦窄,极其随意,真可谓不着意而得浑然天成之妙。黄庭坚跋曰:“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综观此帖,一反苏书用笔沉着、丰腴的格局,风姿别具,神采秀发,意态天然,是苏书中最负盛名的杰作。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北宋·黄庭坚《松风阁诗卷》
  此帖是黄庭坚于北宋崇宁元年(1102)58岁时所书。手稿凡29行,153字。内容是一首咏武昌松风阁的七言古诗,有着强烈的个人风貌。用笔上由于执笔高,动作幅度大,笔画圆润厚重,笔势遒逸,不拘成法,线条具有冲击力,时作抖动,没有丝毫的懈怠和软滑;结体上中宫紧敛,周边伸展,呈“辐射”状,给人以长枪大戟之感;大小参差,欹侧跌宕,章法纵横奇崛,字距小于行距,字距较紧,似线穿珠,穿插迎让得体。是黄庭坚的代表作。康有为曾说:“宋人以山谷为最,变化无端,深得《兰亭》三昧,至于神韵绝俗,出于《鹤铭》而加新理。”

  北宋·米芾《蜀素帖》
  米芾(1051-1107),原名黻,元祐六年(1091)以后改作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人称“米南宫”、“米颠”。祖籍太原,徙居襄阳,又称“米襄阳”。米芾天资高迈,为人狂放,工画,山水、人物自成一家,世称“米家云山”。其书法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对后世影响很大。他曾说:“壮岁未能立家,人称吾书为集古字,盖取诸长处,总而成之。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米芾遍临古帖,为“集古出新”的卓然大家。此帖是米芾37岁时精心所书的杰作。手稿凡71行,558字,内容是自作五言诗四首,七言诗七首,作于蜀素长卷之上。可能是因蜀素的珍贵,因此米芾的创作态度也极为认真,一丝不苟,不像平日的肆意。纵观全帖,米字的个人风格业已基本确立,笔致滋润华丽,八面出锋,风神跌宕,诡异多变,沉着痛快,顿挫十分丰富;笔画方圆兼备,刚柔相济;结体随意赋形,摇曳生姿,疏密有致,欹侧纵横,风姿绰约。董其昌跋曰:“此卷如狮子捉象,以全力赴之,当为平生合作。”清·高士奇有诗赞曰:“蜀缣织素乌丝界,米颠书迈欧虞派,出入魏晋酝天真,风樯阵马绝痛快。”

  北宋·米芾行书《苕溪诗卷》
  此帖书于元祐戊辰(1088)八月八日。凡35行,294字。《苕溪诗》与《蜀素帖》是米芾书法成就巅峰上的双璧,两帖风格相近。此帖早于《蜀素帖》一个多月。两帖奠定了米芾在中国书法史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释文:将之苕溪,戏作呈诸友。襄阳漫仕黻。松竹留因夏,溪山去为秋,久赓白雪咏,更度采菱讴。缕会玉鲈堆案,团金橘满洲。水宫无限景,载与谢公游。半岁依修竹,三时看好花。懒倾惠泉酒,点尽壑源茶。主席多同好,群峰伴不哗。朝来还蠹简,便起故巢嗟。余居半岁,诸公载酒不辍。而余以疾,每约置膳清话而已,复借书刘李周三姓。好懒难辞友,知穷岂念通。贫非理生拙,病觉养心功。小圃能留客,青冥不厌鸿。秋帆寻贺老,载酒过江东。仕倦成流落,游频惯转蓬。热来随意住,凉至逐缘东。入境亲疏集,他乡彼此同。暖衣兼食饱,但觉愧梁鸿。旅食缘交驻,浮家为兴来。句留荆水话,襟向卞峰开。过剡如寻戴,游梁定赋枚。渔歌堪画处,又有鲁公陪。密友从春拆,红薇过夏荣。团枝殊自得,顾我若含情。漫有兰随色,宁无石对声。却怜皎皎月,依旧满舡行。元戊辰八月八日作。

  清·钱沣行书自作诗《七绝》
  此帖行楷师法颜、米,气势雄浑,遒劲有力,笔笔中锋,转折处或方峻厚重,或圆浑流畅,融合颜体的端严和米芾的劲迈,沉着朴实,自具风貌。
  释文:清切曹司近玉除,比来秋与复何如。崇文馆里丹霜后,无限红梨忆校书。南园沣。

  明·张瑞图草书《骢马行·瘦马行》
  张瑞图(1570-1644),字长公,号二水,又号白毫庵主,晚称果亭山人。福建晋江人。善画山水,尤工书,擅长行、草书,书法奇逸,与邢侗、米万钟、董其昌齐名,时称“晚明四家”。清·梁山献《承晋斋积闻录》云:“张二水书,圆处悉作方势,有折无转,于古法为一变。”此卷草书录杜甫《骢马行》、《瘦马行》两诗,用笔锋颖尖刻,折角锐利,结字跳宕,章法空灵,好似由跳动的线条组成的一段段战栗的旋律,在峭拔险劲中饶有俊秀之姿,是其代表之作。
  释文:高都护骢马行。安西都护胡青骢,声价然来向东。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功成惠养随所致,飘飘远自流沙至。雄姿未受伏枥恩,猛气犹思战场利。蹄高如踣铁,交河屡蹴层冰

  元·赵孟頫行书《归去来辞卷》
  此卷是其中年的精心之作,悠游于二王之间,法度严谨,字体秀丽,笔法圆润流畅,如簪花少女,清新妙丽,综观全篇,浓郁的书卷气扑面而来,其精巧娴熟的笔法和圆润秀美的结体,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通篇数百字一气呵成,足见其功力不凡。
  释文: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

教学建议

  为了使学生对行书的成因和审美特征以及名家名作的赏析中领略行书的独特魅力,教师可运用课件将学生置身于广阔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社会背景中,从书法史的脉络中认识行书的各种特征(诸如强烈的抒情性,高度结合的实用性与艺术性),使学生对行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赏析名家名作的过程中教师可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为下一环节分析、讲解行书的审美特征做铺垫(采取引导、启发、探究和互动式教学)。
  在开展行书用笔特征的学习时,可对教材的内容顺序做些调整,先讲解、分析、探究、示范、学习基本笔画的写法,再回过头来分析行书的用笔特征。从隶书、楷书学习过来,此刻尤应注意行书笔法的用锋,在讲解、对比和示范时,在提按的对比上,点画的呼应上,应特别强调且多加示范指导。
关于结构的学习,应多注意大小的对比、欹正的对比和体势之多变。这是与楷、隶区别最大的地方之一。
  在强调“异”的同时,也不要忘掉或忽略了“同”,“同”是对用笔与结体的共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