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改革>> 学科资源>> 美术>> 备课资料

备课资料

图像与眼睛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07年02月03日

图像与眼睛

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了解美术作品中形式构成的基本要素,以及根据图像的特点而划分的三大类别: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掌握这三种图像类型的特征。
学习活动分析
本课的“活动建议”主要是让学生根据美术作品的图像特征来划分三种美术形态,即具象美术、意象美术和抽象美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归纳要比较的内容,并制成图表。图表的内容大致可以包括:
也可以从形象入手来理解三种美术形态的特点,把比较的重点放在人的形象上:
“思考与交流”实际上也是对比三种美术形态。只是,在“活动建议”中,相同的因素是人这个形象主题,我们可以看到,从具象到意象到抽象,人也慢慢变得不好辨认,最后完全认不出来了。而在“思考与交流”中,相同的因素是水果,左边是具象作品,苹果和葡萄都很容易辨认;中间是桃子,已经有些变形;右边的水果虽然也可以辨认,但画面强调的是它们的色彩和形体,实际上是在抽象语言的意义上来运用它们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这些活动来导入,让学生对这三类美术形式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教学。

教学基本思路
我们通常把美术作品所展现出来的各种形象称之为“图像”,但是这些图像并不全是对现实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描摹,而是有着不同的特征。为了便于理解美术作品中的各种形象,人们根据作品中形象的特点,把他们划分为三种类别,即具象美术、意象美术以及抽象美术。在这三类作品中,相同种类的作品虽然表现的内容甚至所用的材料不一定相同,但是艺术家在创作时所遵循的观念大致相同。所以在教学中首先要帮助学生从形象的不同特点入手,对这三类作品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再逐步对每一类作品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各类型作品的创作观念和审美机制。
教学材料分析
很多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在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往往喜欢用“像不像某种事物”这种简单的方法来评价作品,把作品中的物象与现实世界中的物象一一“对号入座”,似乎不能对号入座的就不是好作品。这种看法有部分的道理,因为它涉及的只是具象美术这种类型。实际上,美术作品中的图像除了可以表现我们眼睛所见的事物之外,还可以表现我们的幻想、梦境乃至我们的内心感受。
对于具象美术作品,教材分析了它与客观物象之间的关系。具象美术作品所表现的形象来自于现实世界,因此观众在观看的时候可以很清楚地了解艺术家要表现的内容,甚至那些没有经过欣赏训练的观众也可以看得懂。教材中列举了东西方的三件绘画作品来帮助学生理解具象美术作品。它们在人物神态、气氛渲染、衣服的质感或空间的暗示上都显得很真实,仿佛我们可以走进画面。在这里艺术家追求的就是“真实”。

意象美术作品虽然与现实世界有着某种潜在的联系,但是更主要的是艺术家把从现实世界中获得的形象进行了主观化的、情感化的处理,突破了我们经验世界中的物理定律,创造出一些只有在艺术世界中才能存在的图像。教材中对艺术家创作这类作品的时候所运用的方法作了简单的分析,如夸张、变形、重组,或者突出结构特点、改变客观物象的比例以及打破经验性的时空概念等等。教材第5页的作品都属于意象美术的类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虽然我们可以辨认出画面上的形象,但它们跟实际生活中的形象有一定距离,不太符合日常生活的逻辑。

抽象美术指的是完全不可辨认的图像。这类艺术作品来源于艺术家的主观世界,脱离了客观形象的束缚,而强调艺术家个人情感的表达。抽象艺术的衡量标准不是形象的准确与否,而是要看作品形式所体现出来的平衡、对比、旋律、节奏等因素是否让人感觉舒服。在这方面,有人认为抽象艺术与音乐有相通之处,要靠自己的感受才能领悟。

教材中列出的抽象作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书法作品,一是西方现代派的抽象画。书法之所以能够当作抽象美术作品来欣赏,是因为它根本没有可资对照的现实形象,不存在像不像的问题。在欣赏这类作品时,要注意的是纯粹形式方面的因素,如点画的粗细轻重、结体的疏密、线条的快慢节奏等。齐白石的篆刻刀法苍劲有力,布局又有“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强烈对比效果。虽然我们可能不认识张旭的草书,但行云流水般的线条已经具有一种美感。抽象画分为热抽象和冷抽象两种,康定斯基的热抽象作品使人感到自由、毫无约束;蒙德里安的冷抽象则使人觉得很平静,因为它不是描写什么物理对象,所以我们可以专心地体会各块面之间巧妙的平衡。

教学建议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美术作品的一种最基本的分类方法,即根据图像反映物象的不同特点而分成的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三种类型。这三类作品在形象特征方面差别比较明显,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结合图片实例,让学生自己去进行分类和体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1.在教学过程中要突破传统美术鉴赏课程依赖“讲授法”教学的通用程式,可以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研究不同美术类型的特点,并归纳出一定的欣赏方法。2.教师在学生认识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总结,但不宜过于理论化。3.对于意象美术与抽象美术这些学生比较难于理解的作品形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进行启发和引导,帮助学生打破那种以“像不像某事”来衡量作品的欣赏方法,使学生意识到美术除了可以表现我们眼睛所见的事物,还可以表现我们的幻想、梦境乃至我们的内心感受。而且,对于不同的美术作品,其评判标准、欣赏方法也不尽相同,不能一概而论。不过,如果学生对这类作品一时不能理解,教师也不要操之过急,关键是让学生能够熟练分类并懂得这些作品同样具有审美价值,从而拓展学生的艺术眼界。
本课建议用1课时完成教学。

教学资料
重屏会棋图 (五代)周文矩  
《重屏会棋图》是描写帝王闲居燕乐的纪实之作。据史籍记载,南唐中主个性缓和而从容,与诸兄弟之间,情分深厚,相处和睦,又谦和下士,礼遇大臣,处处表现出儒者风范,他的形象也因此为人们所乐道。从这幅画看,中主端坐正中观棋,面庞丰满,细目微须,仪态气度确实出类拔萃。其余三人为中主之弟。虽然现在这幅画据考为宋人摹本,原作亦未必为周文矩所绘,但此画出于高手,且必有所依据无疑。本图设色古雅,与人物衣冠和室内陈设的简朴相协调。人物情态刻画细致,衣纹线描皆细劲曲折而略带顿挫,符合周文矩的人物画风格。周文矩,句容(今江苏句容)人,生卒年不详,活动于南唐中主、后主时期,工画佛道、人物、车马、屋木、山水,尤精仕女。这幅画之所以被称为《重屏会棋图》,是因为弈棋人物背后画有一榻及屏风,榻上摆设壶等器具,屏风上的人物画描绘白居易《偶眠》诗意,而屏风画人物之后又画有一山水屏风,由此造成一画三重棗画中之画还有画的特殊效果,故名“重屏图”。《重屏会棋图》是五代时重要的肖像画作品。不但在人物写真方面达到很高造诣,而且在空间处理上也表现出严谨的法度。观者可以注意到,画中对第三维深度空间的表现,一律采用与画面水平方向成45°角的斜线表示。就以围棋盘为例,每边有十九格的正方形棋盘在画中转变成锐角为四十五度的菱形。这样的处理在画中已成为一种规范,看来宋代界画中典型的空间处理模式在五代已经出现了。

古诗四帖 (唐)张旭 

《古诗四帖》属于狂草。狂草的前身是“连绵草”或“今草”,早在汉代就非常盛行,但将这种书体的艺术表现力推向极致者,当是唐代的张旭。狂草具有强烈的动感,篇幅大小能够直接影响激情的自由表达。一般来说,用狂草这种书体进行创作,篇幅不宜过小,过小就难以发挥它的优势。张旭深谙此理,毅然抛却前人“尺牍”格局,而以巨幅长卷形式书之,大开大阖,擒纵自如,好似老将驰骋沙场所向披靡,更似海面飓风骤起波澜壮阔,最大限度地凸现了狂草之“狂”!《古诗四帖》在前人基础上的创新,还体现于它的线条构筑。前人的狂草线条多以平动、绞转笔法完成,节奏感并不明显,而到张旭笔下,狂草线条的完成又加进了提按笔法,使节奏感大大增强,这与唐代楷书进入高峰期有关,也与张旭本人同时兼擅楷书有关,因为唐人楷书笔法正是以提按为主要特征的。其次,它的线条多逆锋起笔、中锋推进、浓墨匀吐,时而重若崩石,时而轻如蝉翼,曲直相间,攲正互生,自始至终含蓄圆畅,保持着一股刚健奔放的艺术激情。其三,线条与线条间的穿插,或疏或密,或实或虚,或仰或覆,或承或启,虽满纸烟云、豪放激越,但仍能给人以入规中矩、有条不紊之感。《古诗四帖》是盛唐之音的产物,更是张旭浪漫主义创作方式的产物。张旭为人倜傥放逸,不修边幅,且嗜酒如命,与李白、贺知章等号为“酒中八仙”。他常常在醉中作书,有时甚至以头濡墨,可见其癫狂达到何种程度。

鲁班门下印 (现代)齐白石  

此印是齐白石的篆刻代表作之一。为白文汉印,更准确些说应该属于将军印的风格。一般汉印,以平方正直为主。将军印因为军中急用,仓促凿就,故称为“急就章”,所以每多敧斜之笔。此四字中带斜之笔,不下十余处。斜笔又忌单向,“门”字向右斜,“班”字中间则向左斜以求协调。因为急就凿成,只能用简练的刀法。这方印的确是用单刀刻成的,刀痕利落,其用刀的方向完全可以分辨出来。当平口两尖刀攻石时,同一刀痕,可以明显地分出两侧不同的形态。受刃面,自然是光洁平坦;入锋面因刀尖的造成明显的崩痕,因而显得凹凸斑驳。但这一路印风需要很好地把握火候,不然一味追求痛快,往往会显得含蓄的韵味不够。齐白石(18641957),原名纯芝,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寄萍老人等,湖南湘潭人。齐氏的生平,可作为苦学成长的典型。他出身清贫,幼年曾和王冕一样放过牛。后习木匠,这方印以及“大匠之门”等印,都是为纪念自己这一段生涯的。齐白石最可贵之处,在于对艺术执著的追求,他勇于创新,决不随俗俯仰。他的印初从浙派入手,也终于为印学辟一新境。如从工整与豪放、工笔与写意上言,他立志于后者,故其书、画、印、诗均以豪放为主格,纯任自然、天趣横溢。

泼墨仙人图 (宋代)梁楷
《泼墨仙人图》描绘的是一个袒胸露乳、放浪形骸又笑容可掬的仙人形象。衣袍以高度概括的阔笔泼写而成,豪放简逸,不拘细节。毛笔侧置,顺着衣袍的走势疾速的泼墨,可以鲜明地让观者感受到作者作画时那不可抑制的激情直泄无遗的情形。整个画面用笔劲爽,水墨苍劲淋漓,以墨块为主,只在人物面部、胸部粗略地勾写。人物极其夸张变形,头部以一个奇怪的上大下小的楔形圈出,五官几乎要挤在下部的一条线上,额头显得特别大,比例全失,眼睛细小而且倒垂,鼻子扁阔漫无边际,神态极为滑稽诙谐。仙人那形骸放浪、与世无争的神情也因此被极其生动地刻画出来,这也是作者豪放不羁、超凡脱俗的自我写照。《泼墨仙人图》中人物放浪的形骸、夸张变形的造型、放逸简括的笔墨,都显示出梁楷对传统人物画的离经叛道,正是禅风兴盛的外部条件迎合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最终导致其艺术风貌的变革。

荷石水禽图 (清代)朱耷
此幅墨笔画湖石临塘,疏荷斜挂。两只水鸭或昂首仰望。或缩颈望立。意境空灵,余味无穷。荷叶画法奔放自如,墨色浓淡,富有层次。八大山人曾自云: “湖中新莲与西山宅边古松,皆吾静观而得神者。”可见其画荷是观察入微,静观悟对而以意象为之,信手拈来,妙趣自成。款署: “八大山人写”,押“八大山人”白文印。八大山人,即朱耷。朱耷(1626一约l705),明亡后落发为僧,法名传綮,号雪个、个山、驴、驴屋、掣颠等,江西南昌人。弃僧还俗后取号八大山人,以前的字、号一概不用。江西宁献王朱权的九世孙。明亡后,国破家亡之痛甚切,装痴扮傻,佯作哑子。性情孤僻,常借诗文书画排遣郁闷。其花鸟画极富个性,成就卓著。师法林良、徐渭、陈淳等写意花鸟画诸家,其花鸟画简练、夸张,大多缘物抒情,如画鸟、鱼,作 “白眼向人”状,以抒愤世之情,署款“八大山人”,连笔如“哭之笑之”,寓“哭笑不得”之意。他的绘画在当时影响不大,但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刻, “扬州八怪”、 “海派”以及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等均深受熏陶。


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
.拓展学生的审美观念,使学生理解美术作品包括具象作品、意象作品和抽象作品这三大类。

2
.理解具象作品、意象作品以及抽象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突破只能欣赏具象作品的局限,了解美术形象的基本种类。

2
.理解三类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并掌握初步的欣赏方法。

教具与学具

教具:幻灯机、幻灯片,实物投影仪、画册或者多媒体播放工具。

学具:笔记本(或者作业纸)、笔。

附学生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