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研组肖衡、许玲玲老师开设区级公开课
录入者:jwc2011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27日
2019年10月17日,在我校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区级教学公开周活动中,化学教研组肖衡、许玲玲老师分别开设公开课。
高一备课组肖衡老师开设的公开课题为《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对原子结构有初步认识,本堂课是在原有基础上适当拓展和加深。肖老师从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过程引入,结合化学史实介绍了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实验、假说、模型等化学研究方法,体会到科学探索的艰辛曲折和无止境;通过这一环节发展学生“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维度核心素养。随后,肖老师提出“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数值和原子质子数、中子数有何关系?”的问题,并提供“质子、中子和氧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数据表”,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推理,提出“质量数”概念,构建“原子组成”表达模型。随后结合反馈练习学习运用该模型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模型厘清元素、核素、同位素之间的关系及区别。通过“分析数据——建构模型——运用模型”发展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维度核心素养。该堂课结构严谨,思路清晰,深广得当,师生互动好,反映出教师对教材的精准理解与把控能力。
高三备课组许玲玲老师题为《高考热点——化学实验仪器的连接及应用》的公开课,则是一节将信息技术充分融合进课堂教学的高效复习课。化学实验仪器的连接是高三实验复习的重点,但对于实验仪器不论是手工绘制,还是真实组装都耗时且繁琐,极大限制课堂的效率和问题设置的开放度。许老师充分利用了“电子白板”中的化学仪器资源,让学生在白板上拖动化学实验仪器随意进行连接,操作方便简单,呈现形象直观且有趣;同时拍摄学生探究成果,现场点评,实时反馈;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辨析仪器装置的不同用途,并能根据制备气体的原理,结合气体的性质,根据实验目的,运用“有序”思维和“发散”思维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并进行正确连接,发展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维度核心素养。在精心创设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老师问学生答”、“一人回答大家评”、“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充分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良好,课堂气氛活跃融洽。
两堂公开课反映出我校化学教研组对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改进以及新高考后教学发展方向,正进行着积极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体现开课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对学生学情准确把握的能力及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展现学生良好的基本素质;在学科素养取向下的课堂教学改进方面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得到校内外听课老师的好评。 (化学组 陈斐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