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交融
录入者:netlab 人气指数: 次 发布时间:2007年04月26日
教学目标
能够学会多角度、多主题、多层面地欣赏环境艺术;从建筑形态上思考不同建筑风格的形成规律,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能够形成自主分析和探究的能力;能够建立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包容心态和健康审美心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充分发挥自身的审美联想,提高审美感知力。
教学活动分析
审美欣赏活动本质上是感性与理性统一的复杂心理活动。环境建筑观赏的核心是对观赏对象的感悟移情,其过程为了解、感觉、认识、体验、品味等等。情感是主要的审美感知通道,审美始终伴随着丰富的情感活动。要调动学生过去的印象积累和知识素养,丰富、完善观赏对象的形象,以“情”萌动审美感知。
1.可采取表格形式,让学生对构成建筑环境的诸要素及情感依附两者之间的关系有较清晰的理解,活动中能把建筑或环境这种具象的“物”转变为抽象的“情”,由建筑形象触发情感体验。
2.采取转换人物所处时间、空间条件的形式,多方位、多角度考虑某一代表性建筑作品的思想内涵与文化底蕴。
3.采取对本地标志性建筑进行考察讨论的方式,通过目测获取对象的尺寸,从光、色彩、比例和声音去考察对象,为对象创设一个新的意境。教师可根据不同的学校条件或不同学生的兴趣对活动做出灵活安排。
教学基本思路
人们在欣赏、使用环境的同时,还在进行着“于无声处”的情感交流。之所以环境能使人们产生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感受及联想,进入情景交融的审美境界,是因为环境是有情的,建筑是有情的,空间也是有情的。因此,在学习教授环境艺术设计这一课时,不仅要有发自内心的感知力,而且要充分发挥丰富的审美联想。但由于每个人的审美经验、审美联想的差异,面对同一景象,获得的情感体验也会有所不同。让学生从个人对场景环境的真实感受出发进行审美体验实践,这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材料分析
本课是高中美术教材中环境艺术设计的第二课,涉及宫殿、寺庙、园林、教堂、民居以及商场、音乐厅等多种形式的建筑与环境,涵盖建筑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情感、主题和建筑的声、光、色等诸构成因素以及东西方建筑文化背景的比较与交流。
教材第46页的图片分别为宫殿建筑和宗教性建筑,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强调对称布局的雄奇和典雅,庄严与抒情,富有时代的节奏和历史的韵律,呈现出强烈的建筑艺术效果。
教材第47页5幅图片重点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与传统民居建筑。中国古典园林民居建筑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园中有景,景中有人,人与景合,景因人异。景有情则显,借景抒情,情之源来于人,游人触景生情,从而使园林建筑达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境界,构成了可供人观赏游憩居住的“诗情画意”的典型环境。
教材第48、49页重点强调建筑的光与色,通过不同的用光和用色来营造烘托建筑的不同气氛。光线与色调可以改变建筑的质感和风格,通过光和色的巧妙重组,人们对建筑的主观感受会处于一个更完美的情感空间。
教材第50页重点表现的是建筑的比例与尺度。和谐的比例可以给人带来美感,运用尺度的原理,可以创造出高大伟岸、精巧亲切或粗壮纤弱等不同感觉的建筑。
教材第51页着重说明人文与建筑的关联。一幢建筑所代表的决不仅仅是直观意义上的一幢仅只物化的建筑,它能使人产生语言难以表述的复杂情感,其情感空间的塑造源于传统文化的变迁,历史人文的沉淀。如一块小小的石碑,最简单的环境空间就能直白地制造悲怆、怀念、伤感这样一种气氛与情怀。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所谓人口爆炸(Population)、环境污染(Pollution)、资源枯竭(Poverty)的3P危机,同时由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巨大进步,整个学术思潮较之以前发生了重大转折,重新审视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当代环境艺术设计思潮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革,环境规划设计理论、方法与实践由以往偏重于人本位转变为更注重群体及整体环境的处理,包括生态及自然景观,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不是对立,注重建筑作为文化载体及传播媒介的精神功能,包括符号机制、历史文脉等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如何确立既符合世界发展潮流又能彰显本土文化特色的形式风格和设计理念,就成为我们这一课教学的精髓所在。
教学建议
本课主要让学生将对建筑功能上的认识提升到精神层面上来,以超越其原有物质功能上的意义。要以情带动审美感知,使审美体验与感悟始终寓于活动之中。
本课可安排为2课时,但由于涉及内容广,教师的授课既要避免着墨平均,泛泛而过,又要突出情景交融、触景生情这条主线。要适时合理运用多种方法,通过对有代表性的典型建筑的介绍,尽可能使学生获得相关内容的一般性知识,从而带动学生对其他作品进行主动的欣赏,让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得到感悟与体验,并为此提供获取知识与技能的多种途径。
要尽量创设“情”与“景”的互动。教学过程中要以情带动审美感知,使审美过程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让学生充分享受欣赏、交流、思考等活动带来的认知收获和情感,从而获得学习上的愉悦和满足感。
通过学生的场景回忆勾起对某些建筑的情感依附,让情与景交汇相融,通过范例分析典型作品与感受情绪,进而让学生运用此方法来分析教材中其他作品所蕴涵的情感。在思考和交流活动中,引导学生思考感悟建筑的情感因素,进入情景交融的审美境界。
在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做一名引导者,更要以平等的身份积极参与其中。学生所选取的主题会有所不同,不必强求一个统一的答案。学生通过自身的经历体验来理解,把建筑或环境这种具象的“物”内化为抽象的“情”,即由建筑形象触发情感。通过空间与实体的塑造,将情感凝聚于建筑实体之上,可以达到这种情感的物化过程。
教师对建筑艺术的移情作用可做一般性介绍(建筑通过材料结构而围护空间达到功能的需要,同时成为人类情感的载体,即建筑艺术的本质体现在建筑的移情作用),这一过程要尽量简明扼要,点到为止。
资料库中为学生进一步的思考与交流提供了相当多的材料实例,学生能很容易获取相关信息。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为教学准备有关图片、文字和音像资料,以备灵活选择教学方式方法,尽量创造有感染力的教学环境。本章节后的相关链接为本课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知识性与系统性更完整。如通过转换人物所处时间、空间条件的方式,多方位、多角度考虑某一代表性建筑作品的思想内涵。以长城为例,要求学生以自己的眼光、非专家学者的文化视角和历史的深度来进行换位思考。而更有可能的是提出某一建筑或场景名称,让学生寻找自己的切入点和灵感,把整个审美过程的情感体验都交由学生完成,让审美过程完整地贯穿于学生自己的审美行动当中。
教学中每个主题与相关内容都设置了思考与交流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取。本课活动建议中提出对学生们生活中较熟悉的标志性建筑进行考察,通过目测获取对象的比例大小、色彩、光线和声音,从而提升对考察对象在意境上的欣赏和感悟。学习活动的评价建议:一是评价方式。在活动中学生可采用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的方式。二是评价内容。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彼此交流,共同达到学习目标,并能多手段、多途径主动收集相关资料。三是评价指标。其一,学生能够以书面报告形式完整地表达观察构想。其二,能够利用草图、建筑效果图等多种形式表达对象理想的比例、光和色的配置。其三,能够深入了解建筑的材料和表现形式,通过模型制作方式表达出建筑的意境。此活动评价指标分为3个层次,可根据不同的学校条件或不同学生兴趣做灵活安排。